在入選世界地質公園8年後,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再次迎來“大考”。7月5日—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韋斯利、亨寧·澤爾默一行將對石林進行為期3天的實地考察和再評估。
據了解,按照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指南的要求,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工作每4年進行一次,評估內容涉及園區建設、遺跡保護、科普教育、旅游宣傳等12大項,評估結果將作為保留或警告、取消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資格的基本依據。
石林2004年初申報成為世界地質公園,並於2009年初進行了首次世界地質公園中期評估,得到高度評價。石林縣縣長張勤勳介紹,近年來,為有效保護公園內的地質遺產,石林引進了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等一系列管理體系,啟動了退耕還林等生態修復措施,加大了科普的力度,並同國外的世界地質公園建立了姊妹公園關系。
當日上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聽取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的工作匯報,並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提問。世界地質公園專家韋斯利表示,他個人非常關心石林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後給當地民眾生活帶來的變化,以及當地民族文化的傳承。在未來兩日,專家組還將進行實地考察,並撰寫考察報告提交給隨後召開的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進行討論,以最終確認石林是否繼續榮膺世界地質公園。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占地總面積400平方公裡,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巖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劍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特別是連片出現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頗為壯觀。世界遺產委員會曾評價:雲南石林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質地貌的最好范例,具有最好的自然現象和非同尋常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