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會澤縣白霧村
日期:2016/12/14 13:17:4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美麗的白霧村全貌
白霧村古鎮雄風
白霧村碉樓遺風
白霧村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銅商歷史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村。歷史上很長時期都是娜姑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明朝中後期,就已形成集鎮,成為會澤縣西部的商貿重鎮。會澤的銅從這裡源源不斷地運出,來往馬幫絡繹不絕,被稱為“萬裡京運第一站”。白霧村的主要街面為東西走向的一字街。銅運古道穿街而過。白霧村原有城堡城牆,建於清鹹豐10年(公元1860年)。城堡圍繞白霧街主街建成,呈長方形,東牆長317米,南牆長350.5米,西牆長273米,北牆長300米,周長12405米,面積95875平方米,占地138.8畝。城牆均高5.8米,厚3米,內外牆用石塊壘砌,中間填土夯實。東面據得勝橋設卡,南面依城牆置柵子,西、北兩面築有拱洞形城門。城牆四面設8座炮台,城門上的炮台高出城牆1.3米。如此層層設防,顯示出當年白霧街的富有和繁榮。娜姑鎮絕大部分古建築均集中在白霧街上。整條街長200多米,寬五、六米,有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古建築24座。壽佛寺、三元宮、張聖宮、萬壽宮、文廟、財神廟、太陽宮、祠堂、常平倉、養濟院、大戲台、天主教堂等古建築坐北向南排列。保存完全的古老民居鱗次栉比,馬店、驿站、各類店鋪組成集鎮市容。
白霧村的典型民居有“陳氏住宅”,是“一顆印式四合五天井”建築。占地1100多平方米,正面有當地民居特點的“貓弓牆”,順石階而上,兩進院,“四合五天井”和“走馬吊角樓”建築形式。白霧村有星羅棋布的古墓葬和林立的碑、石刻等。娜姑古剎,大多建在景色秀美的山水間,依山傍水,融寺廟建築和園林建築為一體,一片田園風光。有些寺廟在當時是一些地方的“會館”,如財神莊是“雲南會館”,萬壽宮是“江西會館”,太陽宮是“通海會館”等。會館林立,也是歷史上銅商文化的一種反映。白霧村的繁華,正是由於銅商文化強有力的推動。古老的繁華雖已消逝,但古老淳樸的特有氣質卻留了下來,古風猶存,令人回味無窮。
根據住建部、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推薦閱讀:
八廓街:濃縮了西藏古今發展與變化
安徽歙縣周氏宗祠
南京高淳漆橋古村落
嶺南古村落——風韻猶存的惠州鳳崗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