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武勝縣沿口鎮位於嘉陵江邊的山坳裡,靠山臨水,沿山勢修建,現保存有的古老的四街道:勝利街、解放路、鍋市街、半邊街,建築以清代和民國時期為主,均屬穿木結構,懸山式建築,分平房、一樓一底式兩大類,建築風格基本類同。街道系明清時代用板石鋪砌,基本保持完好。古鎮街道以地形取勢,高低銜接,曲折有致。街面狹窄幽深,石板鋪地,寬數米,房屋為木結構,多樣式二進或四合院,少數檐廊,臨溪多為吊腳樓。除了解放路頭幾家買魚的餐館熱鬧外,越往裡走越古樸、典雅、寧靜,置身其間,仿佛就能感受到時代的滄桑,許多房屋還保留著文革時期的標語,其中勝利街因山體滑坡已人去樓空。沿著窄窄的青石板向山坡蜿蜒而行,再穿過樓房就到了新城,眼前車水馬龍,流行音樂震天響,與古老的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
寶箴塞位於武勝縣寶箴塞鄉方家溝村,始建於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秋,占地15000余平方米,系當地豪門段氏家族為避戰亂而修建的集軍事防御、生活起居於一體的全封閉式川東民居建築群。塞為東西走向,平面呈不規則銀铤狀,首尾闊,中間狹長。
塞牆用條石砌成,依山而築,地勢險要,最高處達10米,周長2000余米,僅北面一門可出入。寶箴塞現今保存完好,塞內廳堂房廊氣勢恢宏,倉庫池井部署齊全,總體成七天井四院落布局,有大小房屋百余間,環形炮樓長達2000余米。塞外,有地下通道和塞緊密相聯的段家舊宅院和碉樓各一座,面積千余平方米。寶箴塞地處淺丘地貌之高隘處,易守難攻。
塞內防御阻擊工事分為塞牆和城堞兩部分。塞牆上,守護者可沿牆體環繞通行,機動作戰。分段城堞上除堞垛之外,根據控制點開辟了射擊孔,其密集程度及大小、形狀亦因射擊目標不同而各異。塞牆頂采用傳統的木構屋頂封閉,既可擋風避雨,又可隱蔽作戰人員。木構屋架與塞內建築連為一體,形成獨特的防御作戰網絡。
除沿崖防御工事外,其余院落、房屋均為木構建築。房屋設計有宿房、傭工住房、伙房、庫房、倉房、戲樓等,水井、水池、廁所、地下通道等附屬生活設施也一應俱全。

寶箴塞突出傳統的關隘山寨建築的地形特點,其防御工事借鑒傳統的山寨建築之長,融碉樓、城堡和閩南地區團城建築風格為一體,形成了全封閉式防御體系,是西南地區最強大的川東軍事要塞。
寶箴塞反映了民國時期川東地區的社會風貌,具有很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它既是防御外來侵擾的軍事堡壘,又是避暑休閒的絕佳境地。現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廣安寶箴塞景區已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武勝到農林鄉再乘摩托車兩到三元到寨門,或乘武勝到勝利的中巴在岔口下,乘摩托車三元到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