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雲峰鎮長濂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秀麗的自然風光,號稱浙西南“第一古村”。近年來,長濂村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展文化旅游和山區經濟,走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農村發展之路。
前不久,全省第一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名單公布,遂昌縣長濂村成功入選。借著這股東風,這段時間村裡上上下下對村容村貌進行整治,與一般整治不同的是,長濂村不是“拆舊建新”,而是讓這些古建築恢復原貌。
長濂村古建築項目工程師 鄭宗華:我們村裡以旅游為主,搞這個古建築這塊,修復是以前那種像鞍山書院那種古房子,都是明朝的,我們就是按照明朝的風俗,它原來怎麼樣我們修的怎麼樣,以舊修舊。
據了解,長濂村內有保存完好的鄭氏宗祠、寶儉堂、蒙童書堂等獨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築群30多處,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濂村副書記 鄭根賢:因為我們村是比較古老的村,仿古這塊比較重視,村裡面大部分的舊房子已經破落了,那我們現在政策允許的話,我們再把它建回去。
近年來,長濂村更是將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和農家樂開發緊密聯系在一起,走出了一條以文興旅、以旅興村的綜合開發保護新路子。近年來,長濂村投資了3000多萬元建設鞍山書院農家樂經營點,旅游收入每年以15%—20%的速度遞增。
鄭根賢告訴記者,現在不管是村裡的古建築保護還是旅游開發都受到當地村民們的支持,而且他們將利用此次入選全省保護利用重點村獲得的600多萬元資金和15畝建設用地,進一步加快山區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鄉村休閒旅游“三個示范村”的建設步伐。
麗水台記者 李泉 葉雯 遂昌台記者 尹世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