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黃巖廣化禅寺
日期:2016/12/14 17:31:01   編輯:古建築紀錄浙江黃巖廣化禅寺
久聞黃巖院橋有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香客雲集的廣化寺,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寶剎伽藍呢?
入秋後一個雨後的日子,應宗教界幾個友人相邀,來到了位於院橋東鑒村的一個青山綠水好去處。轉了幾個彎,還沒到山門,遠遠望去,只見雲霧缭繞間,一座廟宇的飛檐翹角忽隱忽現,如同仙境一般。一位友人告訴我,那就是廣化寺大雄寶殿。
不一會,佛寺就到了。山門前,一口綠如璞玉的水潭如一面寶鏡鑲嵌在一座青山旁。記得來廣化寺之前,曾有人對我說,廣化寺是一處十分少見的佛家風水寶地。果不其然,下得車來,站在山門旁仰望,只見四周前後相連的九座山峰如九朵蓮花凌空綻放,而佛寺正好在蓮花山的懷抱之中。
蓮花與佛教是相伴而生的。相傳佛祖降生時,王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
在佛家經典《華嚴經》裡,宇宙被描述成一朵多瓣蓮花,每一片花瓣,同時又是一朵完整的蓮花,如此層層無盡。因此,蓮花即佛花,廣化寺被蓮花抱懷護持,這是何等的榮光和氣象。
再看寺廟東邊,蜿蜒連綿的山巒形似青龍騰飛;寺西邊,起伏疊嶂的奇峰猶如白虎盤踞。寺前清池可鑒,寺後是大屏山。真不愧是傳統風水學稱譽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有照後有靠”風水寶地。
在山門前面兩旁,有兩座小山。小山猶如鐘、鼓立於寺院兩側,鐘鼓齊鳴,相得益彰。一般佛寺裡的鐘樓、鼓樓,怎比得上此處天造地設的鐘山和鼓山呢?
這大概就是山門前一副楹聯上描寫的“九瓣蓮花映寶寺,鐘鼓兩峰守山門”的意思吧。據說,此聯是由我國當代書法名家、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徐子久先生書寫的,筆酣墨飽,遒勁灑脫,足見功力。
走進山門,抬頭就是天王殿。天王殿比較小,也許是舊時老殿吧。殿中間彌勒佛敞開肚皮,咧嘴大笑。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此聯不僅是給彌勒佛最形象的寫照,而且能啟迪信眾和游客的心靈,並為佛法莊嚴的寺廟帶來了愉悅的氣息。彌勒佛兩旁的四大金剛則手持不同法器,威武肅立。
推薦閱讀:
成都安岳石窟隱秘的佛息之地
天津獨樂寺
莆田千年古剎國歡寺亟待保護
中山三溪村能否保留一方“淨土”?
黃巖廣化禅寺玉佛殿
據友人介紹,規劃中的新天王殿將在老天王殿稍前的位置建造,其規模、氣勢是老天王殿無法比擬的。老天王殿附近的位置將挖掘成一個規模不小的放生池。
出了天王殿,拾級而上。兩旁的銀杏、樟樹、芭蕉、羅漢松在山風中搖曳,婆娑多姿,還有兩株不知名的熱帶樹長勢旺盛。友人說,那就是菩提樹。
菩提樹與佛教淵源頗深。相傳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靜坐了七天七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最終成佛。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凡是有條件的佛寺一般都種有菩提樹。
說起菩提樹,不禁使人想起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禅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偈語來。從這裡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這句偈語很契合禅宗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是禅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應該算是開悟了。
再向前面就是廣化寺的大雄寶殿了。淨安方丈和寺院監院等幾位執事、居士正在殿前議事。
這座寶殿有52米多高,以其單體建築面積7688平方米。大雄寶殿雕梁畫棟,氣勢恢宏,雄偉絕倫。
寶殿的後面是大屏山,遠遠看去,此寶殿好像剛好建在大屏山的兩個山峰之間,可謂雙峰並肩,蔚為壯觀。友人說,如果從高處俯瞰大屏山,大屏山形如彌陀打坐,因此也有人稱此處為彌陀山。
在寺院執事、居士的引領介紹下,我們參觀了彩繪遍飾、精美璀璨的大雄寶殿。寶殿主樓共有五層。第一層是念佛堂。除了中間供奉西方三聖像外,周圍還有108尊彌勒佛像。第二層是法華三聖殿,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彌勒佛三聖寶相莊嚴,兩旁是十八羅漢。這裡香火鼎盛、香煙缭繞,虔誠恭敬的氣息四處彌漫。背面是釋迦牟尼的玉身佛像,姿態端莊,栩栩如生。
再上一層是光壽寶殿,內有銅鑄金镏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坐像。佛像造型莊嚴,淡然恬然,使人心神寧靜。左右兩旁是九品蓮花彩色泥塑,展現凡人從學佛、信佛到如何成佛的過程。四層是圓通寶殿,中間是千手千眼觀世音,兩旁是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像。五層是萬佛樓,現在還在樂助建造中。目前,有一尊毗盧遮那佛打盤坐殿。
登上大雄寶殿的五樓向南眺望,寺院景色一收眼底,既清幽雅致,又氣象萬千,可謂美不勝收。
監院說,左邊五個峰,右邊五個峰,中間有個大虛空。這大概就是佛家的禅語吧。身臨如此佛境,一顆繁蕪冗雜的俗心一下子變得明淨,在這裡什麼都可以不想,一切都那麼空明,澄澈,猶如碧潭中的一彎清泉……
站在五樓向北眺望,隱約看到大屏山(彌陀山)東北方、西北方的不遠處,尚有兩處對稱的山岙,友人告訴我,身臨兩處山岙,猶如站在不同的另外兩個蓮花座中。置身這些蓮花山中,移步換景,前山看不見後山,後山看不見前山,奇妙得很。傳說這寺後的大屏山頗有靈氣,氣感特強,把掌心對准大屏山的某個位置,會感覺一股暖流流遍全身,頓感神清氣爽。
大雄寶殿的東北角是一座老大殿,是老大雄寶殿遷移至此,香火旺盛。大雄寶殿東西兩側是廂房,廂房是僧侶們的居所,佛語也叫精捨。舊方丈樓將拆除,原址按規劃將興建齋堂,目前方丈了居此處。據說,藏經閣目前暫時也設在那邊。
推薦閱讀:
成都安岳石窟隱秘的佛息之地
天津獨樂寺
莆田千年古剎國歡寺亟待保護
中山三溪村能否保留一方“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