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走進古鎮民宿,品味“不一樣的周莊”
日期:2016/12/13 22:40:11   編輯:古建築紀錄南京8月30日電 記者近日從周莊管理部門獲悉,隨著自由行方式的盛行,去周莊的散客激增,旺季時已是一房難求,目前景區內及周邊開設的民宿已達到100多家,與標准賓館形成互補,並成為古鎮住宿及游客體驗新亮點。這表明周莊特色的古鎮保護與發展之路已體現出綜合效應。
周莊旅游公司負責人認為,旅游目的地不僅要吸引游客前來觀賞游覽,更重要的是整合各種自然和社會資源,使游客在當地逗留的時間增多,有更深入的體驗。原住民的廣泛參與,既恰到好處地形成了周莊古鎮旅游體驗的一大特色,也較好地解決了就業增收的民生問題。目前,周莊古鎮區已開辦了60多家民宿,今年還成立了民宿行業協會,實施對古鎮民宿的規范化管理,並將通過星級評比等形式引導民宿品質提升和特色打造。
為了感受周莊民宿,記者首先來到了南湖街上的“徐家民宿”。剛踏進古樸的大門,來到整潔的院落,精神矍铄的63歲周莊明星船娘徐美珍熱情地迎上前來,她的故事可不得了,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泰國的公主都坐過她的船,都是大人物,著名畫家陳逸飛當年是坐著她的船游周莊畫雙橋。說完她對記者自豪地唱起自編的船歌:
“搖船要唱搖船歌,先生姑娘船中坐,碧綠小河像彩帶,穿梭小船像蝶兒飛……雙橋邊上銀子浜,沈萬三花園遺址藏……”
徐美珍每天快樂地穿梭在自己熟悉的水巷中,總有說不出的滿足感,說不出就唱。她對記者說,她世代居住在銀子浜,目睹了周莊的整個變遷過程,周莊開發之前,她在一家鞋廠做工,征地後當游人的目光都聚焦於周莊的時候,她自己買下了一條船,帶著零星的游客游覽沿河的美麗風光,大字不識的她居然攻下了旅游接待英語。隨著周莊名聲遠播,旅游公司成立了船隊,她成了周莊的一張“名片”。她每天都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介紹周莊的文化典故與名勝古跡,給游客增添了不少游興。
隨著年事增高,3年前她放下了船槳,與家人一起創辦了“徐家民宿”,許多熟客還會特地尋訪,新客也會慕名而來。面對絡繹不絕的賓客,偶爾興起,她還會用她的船歌熱情地招待他們。而在周莊,像徐美珍這樣的“活周莊文化符號”還有吳山龍“吳爺爺”。他是周莊第一代黨委書記,地道的周莊人,現在已經退休。獨門小院的房子是典型的江南原住民風格。吳爺爺很好客,是個周莊通,可以為你講述30年改革開放以來周莊發展的點點滴滴,更可以為你講述900歲周莊的歷史典故和當地的民風民俗。閒暇時,吳爺爺喜歡養花,如果恰逢午飯,老人家會熱情的邀請你一起吃個午飯,品嘗一下地道的周莊原住民的餐桌美味。
傳統民宿往往帶著老人延承下來的文化記號與經營習慣,與現代客棧的經營存在哪些差異?離開徐家民宿,記者帶著這個問題,來到了“沐蘭客棧”。這家私人客棧的老板陳健是土生土長的周莊人,今年36歲。他告訴記者,他在周莊開了一家“開誠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轄碧水雲居、雲水謠、沐蘭、涵捨等四家客棧,他是其中兩所客棧的獨立股東,其他兩家的股份各占三分之一。三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私人客棧的商機,便毅然放棄經營了多年的印刷行業,籌措了25萬資金,加上個人的20萬元積蓄,開下了第一家店,當時只有5個房間,陳健穩扎穩打,終於做到了目前的四家店總共48間客房。在與記者交談間,記者發現他非常忙碌,同時兼任網上客服及接送司機調度,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已與國內三家旅游門戶網站合作,實現網上訂房等功能,並且配備了6輛車,專門負責接送住店的客人,並開發了一些增加游客體驗度的個性化服務,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談起私人客棧的營銷創新,陳健有自己的一套:要做個性化精品客棧,不要怕花錢。他堅持認為,只有定位精准,滿足個性化需要,才會有更大更長久的市場。大到每一個房間的裝潢,小到一個煙缸的風格,他都親自跑市場,參與全程設計裝修。說完,他請記者參觀客棧的院落,記者感覺像是來到了一個私家花園,這裡水聲潺潺,亭台樓榭、休閒茶座、花草樹木一應俱全,而他又領著記者參觀客房,只見16間各個風格迥異,古典與現代結合,令人流連。牆上一般都雕荷畫鳳,顯得雍容古典。
在經營模式上,陳健也不斷摸索,求新求變求穩,從開始的家族式經營到現在的參股方式,積極開拓電子商務平台,著手策劃小眾團體接待,活動策劃組織落實。同時也在積極尋址進行新一輪開發,因為“地理資源無法復制,是最重要的資源”,最後,他對自己的經營理念概括了一句話: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勇於開拓,穩健發展。
從周莊出來,記者感到周莊古鎮從本質上而言是在傳遞和傳承著一種文化。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弘揚和創新是周莊的靈魂。而民宿文化的保留和傳承,使古鎮更加生機盎然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