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投5億元 “復活”豐盛古鎮
日期:2016/12/13 20:10:32   編輯:古建築紀錄重慶3月27日電 記者羅偉 近日,記者從巴南區獲悉,豐盛鎮特色古鎮建設已全面啟動,此次動工的包括古鎮修繕、家庭農場以及七彩森林等共18個項目,總投資達5億元。
大柵門
指引游客進入古鎮
“豐盛古鎮始建於宋朝,地處要塞,是涪陵、南川等地到重慶的必經之地,有近千年歷史,是明清時期商賈聚集地。但因年久失修,旅游資源被埋沒。”豐盛鎮黨委書記張華明說,此次進行古鎮復建工程包括18個項目,總投資超5億元。
張華明說,這18個項目有古鎮修繕、十個家庭農場、七彩森林等,其中古鎮修繕包括15個子項目,其中6個為重點項目,投資3個多億,古鎮修繕的古街將於今年12月底開放。十個家庭農場計劃於今年7月底開業,每個農場實際投入不低於100萬,面積均在100畝以上,目前已有四五家基本建成。
“豐盛又稱封門,因為一腳踏三縣,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張華明告訴記者,過去進入豐盛古鎮必須從四個場口的大柵門進入,後來四個場口被毀,在此次進行的古鎮復建中,四個場口的大柵門將恢復,今後,游客進入古鎮也要像古代一樣。
回形街
見證豐盛移民文化
走在豐盛古街上,既可以欣賞巴渝傳統的古建築,也能飽覽具有江西、徽州等地特色的古建築。張華明說,豐盛古鎮雖然有上千年歷史,但最顯著的文化特征是移民文化。如今鎮政府的辦公場所過去叫做江西廟,是康熙年間一位江西人遷到豐盛做生意發財後,為當地江西移民所修建的聚會、議事場所。
“由於豐盛古鎮來自於湖北、江蘇、江西的移民較多,逐漸形成了許多具有各地特色的古街。”張華明稱,其中以江西街最為有名,街道布置精致,南側有兩個大型四合院,院內四壁檐額做工考究,雕刻精美,雖歷經近千年依舊清晰可見,古樸之風韻味十足。踏入院內,清幽之感油然而生。
據了解,豐盛古鎮除了江西街,壽字街、十字街等更是融合了川東、徽派和西洋三種風格,彰顯豐盛古鎮移民文化。張華明稱,此次古鎮修繕項目主要以古鎮格局的“回”字街為中心軸,以南川、涪陵等4個場口為外圍節點,總面積達200畝。
古碉樓
抵御土匪保存完好
古街深處,聳立著五六座古碉樓,樓高近10米,共3層,面積均有90多平方米。細細觀察,碉樓上設置有眾多的觀察孔、射擊孔等防御設施,牆上還有子彈劃過的彈痕。豐盛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李宗倫,是土生土長的豐盛鎮人,多年來苦心研究豐盛鎮歷史文化。李宗倫告訴記者,古碉樓的牆有50多厘米厚,是由糯米、煤渣和黃泥巴混合建成的,上百年不會變質。
“豐盛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是重慶到涪陵、南川、貴州的交通要塞,許多大商賈聚集於此,但又要奔走各地做生意, 便成為當地有名的行商,於是形成許多具有各地特色的古街。”李宗倫稱,由於豐盛地理復雜,為了抵御土匪的搶掠,故建了這些碉樓。豐盛現存有12座這樣的古碉樓,6座位於鎮上,其他的散落各處。
另外,與碉樓一樣體現豐盛鎮商賈文化的還有山寨。為了抵御土匪,商賈們還在距豐盛不到70公裡的地方建了不少山寨,現存有13個山寨,最高的鐵瓦寨海拔838米,位於與涪陵交界的紫雲村。
七彩林
我市唯一彩色林海
在積極恢復豐盛鎮的古街文化之余,豐盛鎮大力挖掘生態旅游資源。此次豐盛鎮通過招商,引進企業投資2個多億打造3000畝七彩林。
“七彩林將引進60多種樹木,屆時將呈現黃、紅、綠等多種色彩,這是目前重慶市惟一的七彩景觀森林。”項目負責人巫艾琳稱,3000畝的七彩林中種植了包括歐洲紅楓、日本紅楓在內的30多種楓樹,還有槐樹、金葉皂角樹、金葉水沙等。
記者從巴南區了解到,七彩林預計將於今年7月份對游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