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福如東海 壽比衡山——佛教聖地南岳衡山

福如東海 壽比衡山——佛教聖地南岳衡山

日期:2016/12/14 17:31:39      編輯:古建築紀錄

南岳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為我國五岳名山之一,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主峰坐落在湖南省第五大城市——衡陽市。衡山素以“五岳獨秀”、“宗教聖地”、“文明奧區”、“中華壽岳”著稱於世,中華祝頌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南山”即衡山。

    衡山是我國南方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國南禅、天台宗、曹洞宗和禅宗南岳、青原兩系之發源地;南方最著名的道教聖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

    衡山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南岳衡山首峰),北止“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長沙岳麓山(衡山尾峰),由巍然聳立著的72座山峰組成,亦被稱作“青天七十二芙蓉”。衡山橫跨湖南省八個市縣,逶迤八百裡,共72峰,其中南岳區境內有43峰,群峰巍峨。氣勢磅礴衡山首峰回雁峰位於衡陽市中心,東臨湘江,南接衡州大道,西鄰蒸陽南路,北對中山南路。從“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發,沿蒸湘北路乘汽車行駛一個小時,從眼前閃過幾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進入了南岳衡山核心風景名勝區。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方廣寺之深堪稱“衡山四絕”;春觀花、夏看雲、秋望日、冬賞雪為“衡山四時佳景”。衡山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吸引了歷代各種人物,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沉積,宛如一座遼闊的人文與山水文化和諧統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園。衡山古名為壽岳衡山。據《星經》所載,南岳衡山是對應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乃主管人間蒼生壽命。相傳神農氏曾來此采百藥,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在道教中,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是神仙居住游憩的之一。建於唐代的南岳大廟,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築。古往今來,司馬承祯、李白、杜甫、胡耀邦、喬石、朱鎔基、江澤民等古今的文人雅士、思想家、軍事家和政治家都曾慕名而來,並留下大量詩詞歌賦和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衡山祝聖寺


    南岳還是著名的佛教聖地。環山數百裡,有寺、廟、庵、觀等200多處。位於南岳古鎮的南岳大廟,是中國南方和五岳中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始建於唐,後經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繕擴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形成現在98500平方米的規模,依次九進。大廟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林澗山泉,繞牆流注。廟內,東側有8個道觀,西側有8個佛寺,以示南岳佛道平等並存。南岳大廟,是一件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珍品,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結構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實屬罕見。在南岳古鎮,還有一座佛教古寺——祝聖寺。它位於鎮的東街,與山上的南台寺、福嚴寺、上封寺和衡山城外的清涼寺等,合稱為南岳六大佛教叢林。相傳大禹治水時曾經來到這裡,並在這裡建立清冷宮佘禮舜帝。清康熙年間作為皇帝的行宮進行大規模改建,並更名祝聖寺。現在寺的四周古木蒼翠,寺內香煙缭繞,木魚鐘磬之聲,不絕於耳,佛圖佛像滿目,有興趣者,還可入內與法師交談,品嘗一下南岳著名的素餐齋席。其它如廣浏寺、湘南寺、丹霞寺、鐵佛寺、方廣寺及傳法院、黃庭觀等,都是明代以前的古镡,規模大小雖不相同,但也各有佳趣。

    佛教文化進入南岳比道家約遲兩百多年,最早到達南岳的惠海、希遁,是在梁·天監年(502——519)間,隨後慧思則於陳光·大二年(568)來岳。慧思傳弟子智,以後傳至章安灌頂,法華天宮,荊溪湛然,形成天台宗(亦名法華宗)。南岳慧思,被尊為天台三祖,智為四祖。此宗學說,遠傳日本,流布甚廣。(亦名法華宗)。南禅六祖惠能,則於廣東曹溪傳法,衍為來南岳的佛家最重要宗派。

推薦閱讀:

安慶城區古建築消防安全隱患多

安徽當塗凌雲塔百年重建竣工

“老洋關”變“青春形象大使”

廣州古村落群缺錢難活正陷被拆被棄被盜困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