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震後重建為“唐蕃古鎮”帶來新生機

震後重建為“唐蕃古鎮”帶來新生機

日期:2016/12/13 20:10:01      編輯:古建築紀錄

    西寧4月15日電(記者駱曉飛 徐文婷)艷麗的氆氇隨意擺放,藏式壁畫充滿神秘氣息,酥油燈的火苗輕輕跳躍,藏族年輕人三五成群地聊天喝茶,中年人和孩子一起享受午後的藏式茶點……

    走進位於青海省玉樹結古鎮濱河特色餐飲一條街的崗嘎日吾藏餐吧,惬意的環境和濃郁的休閒氣息讓人難以想起會有災難在這個地方降臨過。

    從藏餐吧向外望去,沿著扎曲河和巴塘河兩岸依次排開、鱗次栉比的藏式裝飾風格的新樓又時刻提醒人們,這是一座重建的“新城”。

    三年前,一場裡氏7.1級地震,幾乎將中國康巴藏區著名的商貿重鎮——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結古鎮變成了一片廢墟,也摧毀了這裡長久以來形成的產業基礎;今天,隨著災後重建進入收官之年,這座“唐蕃古道”上的商貿中心已然煥發新的生機。

   “如今,鎮上的許多人都搬進了新房,來藏餐吧休閒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的生意也紅火起來了。”經營崗嘎日吾藏餐吧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小伙桑珠說。

    一個月前,桑珠的藏餐吧開業,牦牛排、巴勒、蕨麻曲拉,地道的藏式菜肴不僅深受當地百姓喜愛,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

   “開業第一個月,每天收入就有六七千元,玉樹人很友好,環境也不錯,相信以後生意會更好。”桑珠說,隨著新玉樹建成,以後來玉樹的外地人肯定會很多,他們一定都想嘗一嘗特色地道的藏餐。

    與桑珠一樣,土生土長的玉樹當地人更噶江才也已經看到了創業機遇,並且正在緊張實施他的創業計劃。“我打算自己開一家旅行社,再搞一個度假村。”

    更噶江才告訴記者,根據政府的重建規劃,結古鎮要被打造成為“高原生態商貿旅游重鎮”,這是不可多得的機遇。

   “我還要招聘幾個大學生來做導游,把美麗的家鄉介紹給更多人,讓外地游客來了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玉樹風情。”更噶江才說。

    玉樹州旅游局局長劉立志告訴記者,玉樹素有“名山之宗、歌舞之鄉”等美稱,地震前,這裡就擁有11個A級景區,在這裡發展旅游業是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許多人現在都瞅准了旅游行業這個商機,原先玉樹州只有四家旅行社,而光最近幾天申請開辦旅行社的就有七八家。”

    玉樹藏族自治州經貿委主任任索南多傑告訴記者,為了有序、合理地推動結古地區的商貿經濟發展,除了突出旅游產業布局,在重建過程中結古地區還規劃了民族手工藝品銷售一條街、土特產品一條街、機動車交易市場、糧油批發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等集聚式商業網絡,同時,小區配套商業也納入了商業網點規劃。

   “重建後,結古像城市了,經商的環境和水、電等設施配套也比以前要好得多了。”在結古鎮西杭商住組團經營一家超市的王玉珍說,從重建後的城市規模來看,自己對以後的生意很樂觀,以後可能還會擴大經營規模。

    索南多傑介紹,玉樹自古以來商貿行業就比較發達,地震前就有商戶近4000家,災後重建以來,工商業恢復的速度非常快。而根據相關規劃,以原地恢復重建、異地新建方式,玉樹共規劃了169個重點特色產業發展項目,預計產值達15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可以新增就業崗位2.4萬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