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古鎮穿越千年,以郵為媒萬裡相傳。5月19日上午,淅川縣體育場彩旗獵獵,氣球飄揚,鼓樂喧天,人頭攢動,一派歡樂的節日氣氛,《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首發儀式正在這裡隆重舉行。10時許,伴隨著歡快的樂曲,大紅綢緩緩揭起,《中國古鎮荊紫關》郵票的芳容終於展現在人們面前。從這一刻起,荊紫關鎮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郵政公司、河南省文物局及淅川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淅川縣旅游局、淅川縣郵政局、淅川縣文廣新局以及荊紫關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活動除設淅川縣主會場外,還設有荊紫關鎮分會場。
古鎮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歷史見證,承載著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軌跡,形成了其獨有的文化內涵、文化價值,同時也蘊涵著建築、人文、美學、生態等多方面的優秀文化資源,可以說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最後標本”。隨著古鎮開發熱中國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古鎮旅游也逐漸成為我國旅游業中的一大熱點。自2003年以來,國家先後公布歷史文化名鎮共計181個,其中河南省有包含荊紫關鎮在內的7個古鎮入選。除國家公布的這181個歷史文化名鎮外,河南省還公布了35個歷史文化名鎮。
荊紫關古鎮位於豫鄂陝三省交界處,形成於唐,興盛於明清,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尤以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一條街”而馳名。規模宏大的山陝會館、平浪宮等古建築錯落有致、古香古色。此次荊紫關鎮從全國181個國家級古鎮中脫穎而出,入選《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是淅川縣的一件大喜事,對於展示中原傳統建築風貌、加強歷史文化保護、推介美麗淅川、打造中原第一古鎮、助力淅川文化旅游等都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中國古鎮荊紫關》郵票的發行,極大提高了荊紫關的知名度,必將成為淅川以及河南對外宣傳的又一張靓麗的名片,是一部彌足珍貴的旅游文化珍藏品。”首發儀式現場,淅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光玲動情地說。
據了解,荊紫關古鎮郵票圖案是平浪宮古建築群。該建築建於清崇德三年(1638年),面積460平方米,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楊泗爺神廟。平浪宮坐東向西,面向丹江。它的主體結構有大門樓、中宮、後宮三部分構成,十分威嚴高大,是荊紫關古鎮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可以說,它見證了荊紫關昔日的輝煌。
郵票一直被世人譽為“國家名片”,有著極強的權威性、極廣的影響力和巨大的宣傳優勢。據了解,國家每年發行郵票的計劃大約在26-28套100枚左右,除國家重大紀念活動和國家級以上運動會以外,全國地方題材郵票的選題不足20套。此次中國郵政發行的《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一套8枚,面值均為1.20元,另發行郵票小版張。整套郵票除展現有荊紫關古鎮以外,還包含浙江寧海前童鎮、四川宜賓李莊鎮、重慶合川涞灘鎮、山西靈石靜升鎮、雲南騰沖縣和順鎮、廣東珠海唐家灣鎮和福建邵武和平鎮。
淅川縣郵政局局長陳洪立介紹,整套郵票根據實景照片繪制而成,采取膠雕套印工藝印刷,雕刻線條細膩,色彩古樸淡雅,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聚落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真實記錄了傳統建築風貌、優秀建築藝術、傳統民俗民風和原始空間形態。此次發行的《中國古鎮》郵票是古鎮系列郵票中的第一組,作為開篇之作和龍頭郵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為配合此次郵票發行,展現美麗淅川,滿足集藏愛好者的需求,當地郵政部門還特別發行了《荊紫關》原地紀念封和極限片、中國旅游日紀念封、《中原第一古鎮荊紫關》郵票卡書、《千年古鎮 美麗淅川》郵票珍藏冊等。這些郵品將淅川悠久的歷史文化、秀美的山水風光和高雅的集郵文化相融合,深具紀念意義和珍藏價值。
活動當天,淅川縣特意設立了《中國古鎮荊紫關》臨時郵局,並啟用臨時郵局郵政紀念日戳;開展了“愛生活 愛旅游走進古鎮”自駕游活動及“美麗淅川”攝影、集郵展覽。此外,南陽“0377”車友會還為淅川縣的100名貧困學生進行了捐助,捐款數額達12萬元。作者:冷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