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杭州推出首批“風情小鎮”

杭州推出首批“風情小鎮”

日期:2016/12/13 22:37:50      編輯:古建築紀錄

風情小鎮

 

    杭州2月13日電 記者王艷 過往的足跡、慵懶的時光,在一座城市的發展中,正在逐漸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生產力。

    君不見烏鎮、西塘,已經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些特色小鎮,依靠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南來北往的目光。君不聞,陶喆一首《小鎮姑娘》,撥動了多少城市人心中的三千煩惱絲。

    我們身邊還有沒有這樣別具特色的“小鎮”?昨天杭州回答了這個問題:記者從杭州市政府獲悉,杭州正式公布首批13個杭州市“風情小鎮”的名單。

    不用長途跋涉、也不需比肩接踵,在這裡,在身邊,就有你想要的宜居風景。

    這13個“風情小鎮”在哪裡?我們已經為您標注在地圖上。

    它們是江干桃源皋城、拱墅上塘河、西湖外桐塢(藝術村落)、濱江文化創意、蕭山桃花源、余杭塘棲、桐廬陽山畈、桐廬蘆茨、淳安姜家、建德新葉古民居、富陽城市綠心新沙島、富陽富春山居——黃公望和臨安河橋。

    這些風格特異“風情小鎮”,是如何誕生的?還得從杭州市發布的一份文件開始說起——2009年11月,杭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開展杭州市“風情小鎮”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通過1—2年努力,創建市級“風情小鎮”10個左右。也正是因此,杭州開始了尋找“風情小鎮”的腳步。

    時至今日,什麼樣的小鎮才夠“風情”?這個問題已經找到了答案。

    杭州市農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風情小鎮在規劃建設的時候,首先就得講究“四個宜”:宜居、宜業、宜游和宜文。

    我們拿宜居來說,公共服務得配套,至少環境要干淨;宜業,得有自己明顯的產業優勢吧;宜游,要體現明顯的江南特色,經營也得誠信守法;宜文,則是要體現這裡豐厚的人文底蘊,等等。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基礎上,“風情小鎮”本身既可以是一個村(社區)或小鎮(集鎮),也可以跨行政村范圍。

    簡單地總結下,杭州的“風情小鎮”有三種類型,其中有歷史名村(鎮)型,這裡有對古村落、古民居、舊遺址保護和人文景觀的挖掘傳承;

    有產業集聚型,這裡既有鄉村風情,也有現代科技、都市農業和文化創意相結合;

    也有主題開發型,依托自然風光和山水資源,特別突出先進的人居理念和居住文化。

    具體到每一個小鎮,又有自己的“風情”。杭州市農辦工作人員說,在創建之時,就特別注重挖掘歷史遺跡、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人文元素,把風情和文化融入“山、水、村”中,體現不一樣的特色。“經過這兩年的創建情況,市裡面再組織專家進行考核,能達到創建標准的,就批准為‘風情小鎮’。”

    讓我們試舉幾處,讓大家看看這些身邊的小鎮裡,有沒有藏著你曾經逝去的時光——

    歷史名鎮型淳安姜家鎮:做一天古城的守望者

    一座湖,隔開了姜家鎮的前世今生。

    古城遂安,是他的前世。那裡有百尺城桓,訴說著刀光劍影的陣陣煙雲;有雕欄玉砌,講述著浙西名鎮的繁華勝景。直到那一日,城沉入了湖的懷抱,就此迎來了小鎮的今生。

    剛剛向公眾開放的千島湖獅城博物館,沉入千島湖底的遂安古縣城獅城的微縮全景模型,承載著那段逐漸被遺忘的記憶。而姜家鎮這份樸實的田園氣息和明秀的山水風光中還曾留下過朱熹的足跡:小鎮有一書院名“瀛山”,坐落在距姜家鎮十公裡的郭村,是當年朱熹講學之地。

    主題開發型西湖外桐塢:主打田園文藝范

    杭州轉塘外桐塢村,這段曾屬於“楓丹白露”的藝術風情正在被悄然復制。它作為“風情小鎮”的一員,主打的就是主題詞:藝術。

    如今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和小和山高教園區先後落戶,藝術家們紛至沓來。

    為了營造藝術氛圍,村裡還特意請來了中國美院的專家對村子進行專業的規劃,專家們以思想為筆,將小村莊當做畫布,一幅美好的景色便被鋪陳開來。

    如今,看著村裡石榴采摘、茶園觀光、茶藝體驗和藝術文化等多個區塊設計,外桐塢真有股子田園文藝范兒。

    產業集聚型桐廬陽山畈:只緣生態惹人醉

    陽山畈村,三面環山,道路相對隔絕,農民們以種桃為生,讓這裡保留了更多的原始農村風貌。環境整治後的生態污水處理工程,使這裡成了現代都市附近一個難得的“生態新農村”范本。

    它的入選就在於這種鄉村風情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美妙平衡點。各家各戶的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後通過引水渠匯入濕地。逐級滲透過濾,經水生植物對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後,流入消毒過的清水池,最後自流排入田地與池塘。塘邊、屋後隨處可見的美人蕉,就是一個個“微型生活污水處理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