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從人大議案到地方性法規

《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從人大議案到地方性法規

日期:2016/12/13 19:59:34      編輯:古建築紀錄
  濟南12月4日電(宋強 趙國偉 渠川)據山東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欄目報道 在山東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山東省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審議通過。這件地方性法規,來自人大代表的聯名議案。變自上而下為自下而上,人大立法工作更接地氣,更顯活力。

    正逢周末,棗莊籍山東省人大代表吳曉蔭又來到台兒莊古城,借空余時間再做調研,為古城保護開發提新建議。

    山東省人大代表吳曉蔭:“ 台兒莊古城的修建,在當地棗莊老百姓心中占了比較重的位置,也是一個引以為豪的景點。我們作為人大代表,也通過調研調查,怎麼樣把老百姓的心聲反映上來。”

    合理開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光人大代表操心,經營商鋪的業主也很憂心。

    2012年,山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吳曉蔭等26名省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建議制定《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人大代表金世蔚告訴記者,基於鳳凰古城等過度商業化的前車之鑒,台兒莊古城很可能會耐不住沖動。

    省十一屆人大代表金世蔚:“一定要防止運作的盲目性和商業的過度化開發,如果不加以節制,一定會給古城的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

    重建後的台兒莊古城,是中國第一座二戰紀念城、全國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已經成為“齊魯文化新地標”,保存完好的6華裡古運河、8大建築風格的民居、72座廟宇,多元融合、荟萃古今。目前,已累計接待游客600萬人次。

    棗莊市法制辦副主任郭繼存:“之所以我們通過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就是考慮到我們現在的建築風格、目前需要保護的文物,從長遠考慮不會因為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會因為領導人的看法的改變而改變。”

    立法保護,成了最明智也最應該的選擇。這次通過的《山東省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明確提出,棗莊市要設立專項保護經費,嚴格控制古城規劃區范圍內建築高度。

    棗莊市法制辦副主任郭繼存:“為什麼作這種規定。 看一下我們古城裡面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兩至三層的高度,高度都在十米左右,如果在古城周圍建一些高樓林立的,100多米、八九十米,跟古城的風貌極為不協調。”

    限制古城及周邊建築高度,無疑給台兒莊古城商業開發戴上了一道“緊箍咒”。但在郭繼存看來,這不是作繭自縛,更不是自捆手腳,對商業開發的“緊箍咒”,就是古城景觀的“保護符”,只有這樣,古城的發展才能可持續。一切都順理成章,歷時近兩年,從一份代表議案到地方性法規,《山東省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把棗莊人渴望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齊歌共舞的心願,固化為法律約束力。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制處處長王仲泉:“以往絕大多數的(立法)項目主要來源於政府部門的立法建議。台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是由代表議案提出的立法項目,這種做法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反映實際需要,也更加接地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