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文化飄香
日期:2016/12/13 20:14:39   編輯:古建築紀錄耀眼奪目的中國紅,粉牆黛瓦的千年古鎮,構成一幅美妙畫卷,倒映在長達數華裡的燈影中。今天(10月2日),記者穿梭在浙江省德清新市古鎮,便被她深深地迷住了——滿眼皆是五星紅旗,處處可聞缭繞越音。而活躍在古鎮上的百余位文化志願者,構成國慶佳節最為動人的風景。
新市古鎮已有1700多年歷史,小鎮水街相依,河中舟楫不絕,市上笑語不斷,中心廣場上彌漫著熾熱的文化氣息和歡樂氣氛:男女獨唱、戲曲連唱、太極拳表演高潮迭起,現場書畫桌前人頭攢動……這些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是當地的文化志願者。
“小節目表演幾乎每周都有,今天是我們古鎮新文化志願者為國慶佳節特別增添的演出,所以活動內容比平時豐富了很多。”今年67歲的聞永泉是德清傳統說唱藝術“三跳”的傳承人。老人這幾年寫了10多個段子,內容都是群眾身邊的事,如“和美家園”、“森林防火”、“蠶花廟會”等,很受觀眾的喜愛。
“做一個文化志願者,我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何樂而不為呢?”當聞永泉為大家表演“三跳”時,在場的年輕志願者們也被樂得前仰後合。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那廂剛剛修復的劉王廟等古戲台上,每場觀眾也有好幾百人呢。
走出廣場,迎面碰上正和收藏愛好者張阿根等人一起為上海客人免費當導游的韋秀程,這位古鎮文化志願者文化遺產傳承服務分隊的隊長,一直癡迷於古鎮歷史文化挖掘與傳承。“國慶節從來沒這麼忙過,我知道大家都是來收藏的。” 韋秀程說,新市古鎮上有10多個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藏館,胡氏陳列館、文史館、仙譚民間藝術館、明清木雕館、江南蠶文化館,這些小小民間藝術館,都是一批熱愛文化的民間藝人自己創辦的。
在司前街的民間藝術館裡,來自上海博物館的何先生則在仔細欣賞著小鎮藝人的作品,比如退休搬運工張阿根的彩蛋、瓷板畫,畫風細膩、清新,退休老人唐華的卵石畫等等,他邊看邊點頭。“民間藝人在傳承歷史發展的脈絡、還原歷史風貌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大博物館裡所沒有的研究資料和文物價值。”
古跡尚在,風物猶存。跟著百余位熱心的文化志願者,外地旅游者穿梭在小巷裡的明清舊宅、古橋老街、古寺道觀和民間藝術館之間,流連在這醇香濃濃的國慶文化游之中。(劉慧、許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