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貴州苗家古村的——"故央"制香技術

貴州苗家古村的——"故央"制香技術

日期:2016/12/13 19:24:59      編輯:古建築紀錄

貴州苗家古村的――

板凳舞表演(資料圖片)
 

洞廣村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它位於貴州省西南部的安龍縣。一下車,一排著盛裝的苗家女孩已在路邊迎接,老人在邊上站成一排,唢吶聲、銅鼓聲把我們迎進村。

晨光下的村落似乎睡眼惺忪,霧霭彌漫在蒼茫的林間,光斑透過古樹群,星星點點地灑在灰白的籬笆古牆上,照在苗家女孩嬌滴滴的臉上。幾乎全村的人都出來了,村前的歌坪顯得擁擠起來。留著髻胎發的小孩子蹲在牆邊,雙手托腮,好奇地盯著我們;中年婦女們站在坪沿上,笑著注視著我們;老年人則圍在邊沿的石街上,土布衣襯著他們淳樸的笑容。坪上的苗家姑娘,用花裙擺出舞姿。這是我第一次看板凳舞,在蹦蹦跳跳中,在“哒、哒哒”的板凳聲中,在姑娘們娴潤婉約的歌聲中,我沉醉在快樂裡。

迷霧散去,村落顯得清新起來。藍天下的老巷、老街、老井、老宅子、老水車、老香粑車、老紡車,都在陽光中退去塵封的幕布。巷尾籐椅上吸旱煙的老頭、門檻上向我揮手作別的百歲老婦人、已近兩百歲的老宅子、圈捨裡探出頭的老黃牛、波浪一樣蕩開去的梯田……都在我的眼中舞出了村莊的恬淡與閒適。辛棄疾筆下“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情調,我似乎領會了。

古老制香技術的展示,是洞廣村給我們采風團獻上的一份大禮。香棚裡,村民們早已在等候,竹篩、香盆、材料、熨板一應俱全,他們各負其責。據資料顯示,宋代以來,洞廣村的村民就已掌握了一種古老的制香技術――故央。“故央”,意即制香。用香樟葉、楓香、艾蒿葉、雞血籐等10多種天然草藥作原料,拌香粑(用香粑車磨成的楓樹漿)發酵、擀制、晾干而成香。數百年來,村民們靠著故央補給生活。

工藝展示棚裡的老人們一招一式都很認真,拌、揉、搓,一根根細長的橙色彩香桿,慢慢展現在眾人眼前。同去的朋友還討了幾根,“這香好呀,飄著歷史的味道。”是啊,那一尺多長的香桿上,每一寸香粉都承載著上百年的記憶。在這縷縷香氣中,我慢慢沉醉了,沉醉在這份古樸與秀美之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