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景州塔

景州塔

日期:2016/12/14 17:31:40      編輯:古建築紀錄

景州塔

    景州塔是一座歷史悠久、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建築物,原名“釋迦文捨利寶塔”,簡稱捨利塔,因今景縣原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們通常稱其為景州塔。

    景州塔共十三層,外形為八面稜錐體,通高63.85米,底層周長50.5米,是一座由磚石結構而成的密檐樓閣式的古塔。塔基由堅固的巨形清石鋪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實際是地宮,供藏佛骨、佛經、佛像及金銀珠寶之用。塔體由青磚砌成,塔內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階梯數百階,登階盤旋而上,可達極頂。塔內各層東西南北均有洞戶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繞行於廊內,可通過洞戶遠眺四方。

    塔頂成葫蘆形,由青銅鑄就,高2.05米,葫蘆下有鐵絲網罩,高3.3米。每有風起,鐵絲網罩與洞戶被天風鼓蕩,如驚濤澎湃之聲,故有“古塔風濤”之稱。須晴日,登至塔頂四望,近至腳下的縣城全貌、遠至三四十裡的郊野村莊,均歷歷在目。前人曾有詩說,“絕頂靜觀真景象,卻也身疑在蓬瀛”。登臨其上,果有目窮千裡、心胸頓寬之感。

推薦閱讀:

羊城古城門 活在地名裡

明代古寺充當民宅半個世紀 消防隱患實在大

海口一千年古寺佛堂遭火災 大量佛像經書被毀

上海借世博"盤活"老建築的啟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