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蘇州後山太湖邊的陸巷是目前江南建築群體中質量最高、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
陸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裡,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太湖第一古村”。王鏊曾連捷解元、會元、探花,其門人唐伯虎稱他為“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王鏊母親姓陸,其村因此得名。
陸巷古村源於南宋,距今逾千年,是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中有明代老街、三元牌樓,各種廳堂鱗次栉比。陸巷古村名人輩出,被譽進士搖籃、教授之鄉。村北的寒谷山、低而秀麗,每當夕陽西下。一輪紅日緩緩西沉,紅火閃耀,無比壯觀。
陸巷古村歷史上的主角、明相王鏊就曾住在這裡。這個高堂華屋名曰“惠和堂”,現在也可以叫“宰相府”。它位於陸巷中部,是古代官宦第宅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更是我國明清時期大型群體廳堂建築的典型。
王鏊門生唐寅唐伯虎稱先生為“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抑或“天下文章無雙,海內宰相第一”,不知確有其事,還是後人的演繹。但唐寅既然是王鏊的門生,說先生幾句好話應該也是可信的。民間又傳說,唐寅欲娶王鏊長女為妻,特來東山陸巷惠和堂求婚。堂內至今仍有一室,據傳是王鏊夫婦當年會見唐伯虎的地方。未知唐伯虎後來是否成為老王家的乘龍快婿,但這次會見應該是愉快的,君不聞“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乎?何況唐伯虎詩才、文才、書才、畫才、人才兼備。
假如真的能夠穿越,我倒是很願意坐著馬車,回到那個時代的洞庭東山,去看看這個熱鬧的。敝人風塵僕僕,來到東山,無非是討杯喜酒喝喝,王宰相總不至於把我給轟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