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禅院原名中淮寺,鐘鼓樓彌陀禅院等,地處重慶萬州區一馬路東端。該禅院始建於明朝中葉,是三峽乃至西南地區久負盛名的佛教寺廟。三峽工程的興建,彌陀禅院同雲陽張飛廟一樣都處於三峽工程淹沒水位線下,成為庫區搬難度較大的寺廟。該工程於2000年10月開工,於2006年12月工程竣工。新的彌陀禅院集傳統佛教文化、三峽民俗文化和現代殡葬文化、旅游休閒文化為一體,占地16.2畝,建築面積9500平方米,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成為長江一處誘人的景觀和萬州標志性景觀。

重慶萬州彌陀禅院大鐘
建於萬州北山觀的彌陀禅院,為鐘鼓樓彌陀禅院移民遷建項目。鐘鼓樓彌陀禅院原位於萬州城區一馬路東端,屹立於長江之濱,清乾隆年間興建,光緒十六年(1890)復修,傳說夜門神鐘飛降至廟,遂冠名“鐘鼓樓”。鐘鼓樓禅院雄居江岸,飛檐翹角,氣勢恢宏,俗語贊曰:“萬州有個鐘鼓樓、半截伸在天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