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特古道
日期:2016/12/14 17:17:10   編輯:古建築紀錄 夏特古道是聚考古和探險為一體的高危的徒步探險線路,穿越途中,支離破碎的木扎特的冰川,冰縫、冰河,以及洶湧的南木扎爾特河都會給探險者構成極大的威脅。加上馬匹無法通過木扎爾特冰川,探險者只有靠自己背負所有的裝備食品,在高海拔山區行軍對體力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的夏特牧場,南至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破城子,它溝通天山南北,全長120公裡,是北疆通往南疆的捷徑,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著名古隘道。夏特古道承載著太多太厚重的歷史,有過太多太炫目的輝煌。2000年前秦漢的和親公主從這裡遠托異國;1300年前唐玄奘從這裡翻越3500米的哈達木孜達坂,到達天山南麓的佛國龜茲上個世紀初期,芬蘭探險家馬達漢,由新疆的阿克蘇出發,路經夏特古道回國,1944年~1946年他擔任芬蘭共和國總統,不知在成為總統後的馬達漢有沒有曾經在夢裡重回夏特上世紀中葉,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築路軍人先後打通了兩條跨越天山南北的通道,險峻的夏特古道逐漸被人遺忘荒涼,有時也是一種美;靜默,或許是生命的另一種傾訴。
隨著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貫通,這條古道早已經無人問津,人們從南疆的溫宿縣到北疆的昭蘇縣要走近2000公裡漫長的交通線。由於古道地質條件復雜,眾多的高山垭口、激流、冰川使得修通貫穿古道的公路成為一代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