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彝人古鎮裡的緬甸居民

彝人古鎮裡的緬甸居民

日期:2016/12/14 9:24:48      編輯:古建築紀錄
彝人古鎮裡的緬甸居民(圖)
蘇柏在店裡等待客人光顧     緬甸商人總是和緬甸的物產結合在一起,正如看到翡翠、木材就會想到緬甸商人一樣。不過如果你突然置身彝人古鎮威楚大道的話,你千萬別被你看到的玉器店誤導,以為到了瑞麗或騰沖,這確實是在滇中,在楚雄。

    和西方人對鑽石的情有獨鐘一樣,東方人尤其喜愛翡翠。於是,來自緬甸的翡翠、玉器成了中緬貿易的大宗項目,也是人們最為普及的進口貨,也正因為如此,穿著籠基、皮膚黝黑的緬甸商人從瑞麗來到楚雄,成了楚雄城裡最大的外國人群體。
    經歷:舉家定居彝人古鎮

    一口流利的雲南話,緬甸人似乎已融入雲南;可是黝黑的皮膚,不同於中國人的五官,一雙大冬天也要套著的皮拖鞋和常被槟榔染成血紅色的舌頭又在傳遞另一種信息:他們是緬甸人。

    在楚雄冬日的暖陽裡,38歲的緬甸商人翁翁上半身穿著厚實的外套和毛衣,裹得嚴嚴實實,下半身圍著條薄薄的“長裙”,腳上套雙皮拖鞋,倚在玉器店的櫃台前懶懶地等著顧客光臨。7歲的女兒在店門口玩耍,見著生人就匆匆走進屋裡。

    38歲的翁翁來自仰光,15年前,他和親戚朋友一起經過中緬邊境來到瑞麗,經營珠寶、翡翠玉器生意。“雲南我去過很多地方。”翁翁說,2006年楚雄市彝人古鎮招商,他帶著妻子兒女和另外3家緬甸人在彝人古鎮停下腳步,一停就是4年。他們是彝人古鎮裡最早的緬甸商人,經過4年的“親戚帶親戚,朋友叫來朋友”的口口相傳,如今彝人古鎮裡已有40余戶經營珠寶玉器生意的緬甸商人。

    交流:會說雲南話 但不會寫

    來中國的第二年,翁翁就學會了雲南話。他在緬甸時沒學過中文,屬於“無師自通”。他說:“雲南人都說,我聽得多了,就學會了。”

    翁翁說雲南話很地道、很流利,記者說普通話,交流起來竟然很順利很愉快。翁翁偶爾沒聽清記者說什麼,會轉過頭笑瞇瞇地用雲南話發問:“你講哪樣?”

    翁翁是彝人古鎮裡唯一會寫中國漢字的緬甸人,盡管他只會寫“翁”這一個字。這是他在文山時,一位當地老先生教他的。“我的緬甸名字發音就是‘翁翁’”。他一筆一劃地在本子上寫出來,寫出來的“翁”字中,一撇一捺長得很誇張,這個字歪歪斜斜很不協調。

    記者翻開一份報紙,挑出簡單的“人”“本”“大”等字,他很認真地盯著那些字看了半天,然後搖頭:“不認得”。古鎮裡的其他緬甸人也不會寫漢字,不認得漢字,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經商和日常生活。

    飲食:每天10余顆緬甸槟榔

    翁翁一張嘴,就露出淺紅色的舌頭、牙齒及嘴唇內壁,這與干裂的外嘴唇形成鮮明對比。翁翁說:“槟榔,吃槟榔。”

    他掏出一個塑料袋,袋子裡有十多個“綠色葉子”狀的槟榔,這是地道的緬甸槟榔。彝人古鎮裡有兩戶專門做槟榔的緬甸人家,自產自銷,古鎮裡的40多戶近200位緬甸人是他忠實的顧客。槟榔5毛錢一個,他們每人每天要吃十多個,因而槟榔店的生意很好。

    翁翁和古鎮裡的大多數緬甸人一樣,一日三餐,早點去古鎮街邊的小吃鋪對付,米線、面條來者不拒。中午1時吃午飯,晚上8時是晚飯時間,翁翁一家人常常自己做飯吃,他們最喜歡吃牛肉、雞肉、海魚,但楚雄海魚很少,因此翁翁常帶著老婆孩子到昆明打牙祭。

    生活:“我也會講價 別把我當憨包”

    彝人古鎮的治安很好,翁翁和其他緬甸商人一樣,生活平靜而安定,只有光臨生意的中國人才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些許不一樣的色彩。茶余飯後,他們會閒聊在雲南的生意怎麼樣、哪個顧客有什麼稀奇事等一些瑣碎的話題。或許,在我們認為謎一樣的緬甸商人背後有很多神奇的故事一樣,緬甸人看我們也會如此。

    翁翁來古鎮4年,店內從未發生過一起搶劫等治安事件。他對楚雄的印象是楚雄人很友好。翁翁等緬甸人過宰牲節時,古鎮旅游商貿會展公司為其專門劃場地並維護秩序。

    翁翁認為,中國人很友善,在他身上很少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他介紹,有次他去菜市場買菜,菜販子賣給他的價格比賣給中國人要高,翁翁和他砍價,最後買賣成功,他對那菜販說:“我也會講價,你別把我當‘憨包’。”菜販聽了,笑得很開心。之後, 翁翁就常在那名菜販處買菜。

   “我從沒聽到過我們緬甸人說中國壞話。”翁翁說,“但是卻聽見過中國人說中國的壞話,這不好那不好,不理解他們為什麼要說這些?”

    生意:一年能賺10萬

    現在,翁翁的女兒在楚雄一所小學上學,他們一家已經習慣在楚雄的生活,每天上午8時30分開門營業,晚上11時關門,一年回一兩次緬甸老家,一是探望家鄉親戚,二是進貨。“在楚雄做生意比緬甸要好做。”他說,“中國經濟比緬甸好得多,中國人喜歡購物”。經商有道的翁翁一年大約能掙10萬元人民幣。

    緬甸人除了學緬甸語,還學英語。蘇柏(英文名SOE PHAY)只有20歲,跟著叔叔毛拉(英文名MAUNG HLA)在古鎮做翡翠玉器生意已兩年。據彝人古鎮旅游商貿會展公司商品協會副秘書長付皓石介紹,蘇柏店裡的翡翠是彝人古鎮裡最好的,也是最貴的。

    12月3日,蘇柏店裡來了群“有錢人”,蘇柏認得顧客是楚雄市的地產商,見這些人不為櫃台裡的玉器所動,蘇柏走到裡屋,拿出一大包翡翠,擺在櫃台,之後,這些人長久駐足。

    據悉,緬甸商人擺在櫃台裡的珠寶玉器,價格在幾百至上萬元,而藏在裡屋的,得估摸著顧客有錢才拿出來,這些玉器的價值不菲。

    婚姻:喜歡“聽話”的女孩

    拉明25歲(英文名HLA MING),皮膚並不黑,長著一張酷似中國人的臉,他和蘇柏都打算回國娶老婆,緬甸人觀念傳統,喜歡聽話的姑娘。

    拉明說,緬甸姑娘一輩子只會愛一個人,很聽話,出嫁前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結婚之後與丈夫夫唱婦隨,洗衣做飯,相夫教子,很少拋頭露面。在緬甸,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戀愛,但結婚必須經雙方父母同意,否則難成為夫妻。

    拉明的一位緬甸朋友對中國姑娘存有偏見,認為她們只喜歡錢,追求物質。

    拉明說在彝人古鎮常看見一些夜裡11點多還在玩耍的中國姑娘,而在緬甸,這麼晚不回家會被認為是“壞女人”。

    角角(英文名KYAW KYAW)娶了個羞澀的新疆姑娘做老婆。記者提出采訪要求,新疆姑娘笑著說:“算了。”之後一扭身轉到屋裡再也不出來。角角哈哈大笑,“我就喜歡這樣的,她很聽話。”兩人現在相處很愉快。

    生活花絮

    1 反對婚前性行為

    拉明經營的玉器店對面是楚雄人經營的店鋪,在店鋪工作的小王對記者說了一個拉明的故事。有次小王問拉明有沒有女朋友,拉明說沒有,又說:“有女朋友也不會和她睡覺的。”這句話很突兀,想了半天小王才明白,拉明是說他反對婚前性行為。

    2 喝酒只喝百威

    在古鎮裡經營酒吧的吳先生告訴記者,偶爾也會有緬甸人在關門之後來酒吧喝酒,“只喝百威,拿著百威猛灌,國產啤酒從不點。”吳先生估計,“百威的瓶身上有英文字母,他們認得”。

    3 洗衣服不喜歡用金紡

    李大姐在彝人古鎮裡經營水洗店,1元1件,因收費便宜受到緬甸人的青睐。

    每天都有緬甸人送來的數十件衣服。李大姐介紹,有一次買了桶金紡洗衣液,衣服洗干淨之後有淡淡的香味。緬甸人取衣服時說她洗得不干淨,“有味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