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銅梁龍舞享譽全球 《雙龍會》展舞龍絕技

銅梁龍舞享譽全球 《雙龍會》展舞龍絕技

日期:2016/12/14 9:15:03      編輯:古建築紀錄

參賽作品《雙龍會》。     

     2008年8月8日晚,4條銅梁龍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暖場壓軸節目,為北京奧運拉開了序幕。120人的銅梁龍舞奧運表演團隊,用5分鐘的時間向全世界展示了重慶的風采,引得世人矚目。近日,首屆“金龍杯”重慶文化遺產攝影大賽收到了數十幅與舞龍有關的作品,其中,作品《雙龍會》呈現的“火流星漫天飄,人在火中舞,龍在火中飛”的場景再一次讓我們見識了這一項民間絕技。
    攝影師拍《雙龍會》心跳加速

    《雙龍會》的作者楊德平,今年68歲,2005年退休,退休前是一名小學教師,攝齡已有20多年。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想拍攝好舞龍的照片,但是每每拍攝的作品都不是很滿意。

    今年大年初四,聽聞銅梁當晚有舞龍表演,楊德平便專程從潼南趕到了銅梁。晚上8點半,火龍表演正式開始。隨著響亮的鑼鼓聲,4條7米長的火龍追逐著龍珠從人群中騰飛起來。30多個赤裸上身的漢子在火花中與龍一起舞動。圍觀人群的熱情被瞬間引爆,掌聲、吶喊聲、尖叫聲,聲聲震耳欲聾。

    眼見如此壯觀之景,楊德平興奮不已,按下快門一陣抓拍。可惜由於相機配置不高,如果站在表演隊伍外拍攝,要將4條龍收進畫面,效果會不理想。於是,楊德平拿著相機,迅速沖進火龍表演隊伍當中,在4條火龍和漫天的火花中穿梭,拍下了《雙龍會》。照片中,畫面幾乎三分之一內容都是飛濺的火花。火龍熱烈火爆,傾瀉而下的烈焰中,火龍身型自如,勝似閒情,卻又如憤怒抗爭,龍在火花中騰躍,場面壯觀,令人震撼。火龍隨著龍珠時而翻滾,時而飛躍。

    楊德平稱拍攝時他的心跳一直加速,火花烤得他渾身發熱。當晚,楊德平一共拍攝了500多張照片,4G的存儲卡塞滿了,但他只選了這一張照片來參賽。他認為表現火龍的大氣、磅礴和絢爛,這張足矣。記者了解到,因為愛好攝影,楊德平20年來參加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攝影比賽,現在是重慶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他的目標是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而本次比賽就是一次不錯的鍛煉機會。

    從祭天求雨到追求吉祥幸福

    “舞龍最早在商朝就有了,古時候人們舞龍是為了祭天求雨。那時沒有現在這麼精美大氣的道具,舞龍的形式也很簡單。”銅梁文化館館長宗和雲介紹,隨著舞龍的演變,科技的進步,祭天求雨這種說法已經漸漸不存在,舞龍的形式也變得多樣化,不同地方,舞龍表演中龍的數量、大小、參與人數和表演套路都不一樣。

    舞龍文化遍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及東南亞和歐美國家,是中華文化的顯著標志。華人都把“龍”作為吉祥之物,在節慶、賀喜、祝福、廟會等期間,各地華人聚居地都有舞龍的習俗。

    在古代,中國人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因此,炎黃子孫都喜歡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如今,舞龍所表達的意思主要是對吉祥幸福的追求,它為人們營造了一種喜悅的氛圍,時刻振奮和鼓舞著人心。因此,舞龍成為了維系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同時,舞龍人的合力表演也呼吁了人民要團結合作,奮發爭先。

    舞龍文化借銅梁龍舞走向世界

    宗和雲表示,中國的舞龍裡,銅梁龍舞最具代表性。銅梁龍舞始於隋唐,興於明清,盛於當今。民間稱龍舞為“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2006年,銅梁龍舞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銅梁龍舞的道具十分精美,其龍頭、龍身的造型都是一流制作。龍頭和善又不失威嚴,龍身圓潤,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與傳說中龍的形象很接近。在工藝美術上,它也是頗有造詣。

    明清時期,銅梁龍舞以它工藝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豪壯開始聞名川東南,近百年來,銅梁的民間藝術家們又不斷融會八方技藝,使得銅梁龍更顯精致。

    楊德平所拍攝的火龍是銅梁龍舞的代表品種,古時人們經常用它來驅逐洪魔。火龍表演時,龍在空中飛舞,鐵水師傅會把生鐵融化成液體,然後用竹勺舀起來拋向空中,並用木板將其打散,生鐵水就會變成顆粒狀的火花,四處飛濺。在欣賞火龍表演時,要學會觀看龍的纏繞、翻滾、騰飛等動作。火龍戲珠表演套路快慢結合,充分體現了龍的生活特點。銅梁龍舞集南北舞龍技藝之所長,既有氣韻上的“威、雄、豪、粗”,又有技巧上的“高、難、精、美”,套路豐富多彩。

    據宗和雲介紹,銅梁龍舞現有20多個品種。除了火龍和大蠕龍之外,黃荊龍、荷花龍等也是代表品種。在銅梁縣,銅梁龍舞已有500多名傳承人,參與過舞龍表演的超過了2000人,而接受過舞龍知識普及的已達幾萬人。表演者從小孩兒到老人,從工人農民到機關干部,覆蓋面甚廣。

    記者了解到,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銅梁龍舞就曾多次赴美國、法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地參加國家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此後,銅梁龍舞中競技龍的玩舞套路和技法也被國家體育總局定為全國龍舞競賽的競賽規則。至此,銅梁龍舞聲名鵲起,光環耀世,中國舞龍藝術也借助它走向世界。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