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內江重現“清明上河圖”

內江重現“清明上河圖”

日期:2016/12/13 23:12:51      編輯:古建築紀錄

東興老街規劃效果圖。鄧丹攝

老住戶領取拆遷補償款。

工人在東興老街施工。鄧丹攝

老街人帶著所有的記憶離開。

正在修建中的老街。

老街人連木門都帶走了。

  東興老街2013年將恢復清代韻味

  “如果說過去的老街是內江傳統商業的清明上河圖,那麼現在我們要給它披上一件更符合現代商業文明與時尚需求的外衣。”當內江東興老街處於時代的夾縫中,遭遇現代發展的瓶頸時,新的打造理念被提出。明年6月,在沿襲原有風貌的基礎上,一條全新的獨具清代韻味的東興老街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重回老街剃頭匠將重操舊業

  “以前的老街,都是木質結構的串架房子,古老是古老,但也正是因為年久失修,房屋破舊,我們住著也很不放心。”蔣少華是老街上的剃頭匠,老街不在了,如今他又在鳳窩街搭起了自己小小的“理發店”,時光荏苒,剃一個頭也從最初的2元變成了5元。

  蔣少華還在老街的時候就盼著老房子重新修,現在好了,心中的牽掛總算有了回應。“明年,等老街的商業房修好後,我們就將原地返遷,到那時一切就更好了。”像蔣少華這樣將原地返遷的商家達80多戶。東興老街改造加快,到明年6月,經典的茶館、酒館等又將在老街重現。

  牌坊川戲胡琴手要再奏新曲

  在東興老街的規劃設計中,有三塊古牌坊,一個戲樓。負責東興老街打造的內江金石房地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展介紹說,“我也是一個老內江人,深知東興老街的牌坊潛藏著老街人最深刻的記憶,改造後,將復原一塊古牌坊,還將再塑兩塊新的古牌坊。”

  “以前在老街唱戲都找不到舞台,以後重回老街唱戲,就會有漂亮的戲台。”川劇座唱團的胡琴手吳才明雖然很懷念以前的艱苦歲月,但想到以後能夠被更多人欣賞,不免充滿期待。

  城市名片東興老街恢復原貌

  從上海新天地,到成都錦裡、寬窄巷子、洛帶古鎮,再從阆中古鎮,到麗江古城……每一條街的繁榮無不因為它們融入到現代、時尚的商業語境中。

  “大多數老街,因年份而陳舊落後,卻並無真正硬件形式上文化價值,在新的時代已然成為發展的桎梏,從而淪為城市進程的淘汰品。”鄧展說。

  “除了在建築風格上沿襲原有風貌,我們還考慮引進一些具有內江本土文化特色的商家,來重塑古街風俗文化。”鄧展在思考著如何將東興老街打造成一條最具內江特色的文化古街,“未來的東興老街,將是內江的城市會客廳,還將是大千故裡的當代文化名片。”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鄧丹(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郭建輝拍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