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古城鎮立體化保護彰顯城市品位

古城鎮立體化保護彰顯城市品位

日期:2016/12/13 22:41:37      編輯:古建築紀錄

  作者:江蘇省蘇州市副市長 徐惠民

  蘇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吳文化的發祥地,擁有眾多古城古鎮。在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下,蘇州在城鄉規劃上更加注重對古城鎮的科學保護,不斷促進歷史文化和文化內涵的有效保護與弘揚,彰顯古城鎮特色。

  蘇州的古城古鎮以及諸多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蘇州的珍貴財富,也是蘇州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蘇州在追求規劃與實踐的高度統一融合中,不斷探索創新歷史文化保護的路徑和方法。一是合理確定指導方針。蘇州市在城市總體規劃層面確立了“全面保護古城風貌”的原則和“保護古城、建設新區”的戰略方針,以指引城市空間布局及優化發展,凸顯名城特點。二是體現有機更新。針對古城鎮,確定了“重點保護、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十六字原則,扎實推進了古城的保護與有機更新,既提升古城鎮文化品位及功能品質,又有效避免建設性破壞。三是建立和完善規劃評估體系。對歷史街區、傳統風貌地區、歷史建築、控制保護建築、古村落分別建立評價標准,實行動態評估,適時增補,劃定規劃保護范圍,制定保護原則,把規劃做深做實。四是建立規劃及實施決策機制。古城鎮相關重要規劃及工程項目要經市規劃建設聯席會議審議,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嚴肅性及可操作性,著力豐富古城鎮的文化內涵,使得文化保護、文化產業、旅游互動融合,讓古城鎮更有魅力和活力。

  一座優秀城鎮,不僅要有合理的平面布局,也要有合理的空間塑造,打造優美的形態景觀。在城鄉規劃與實踐中,蘇州更加注重建築的精心設計和氣氛的營造,注重形態塑造與管理,讓城市品位與和諧的文化氛圍從更多細節中自然流淌出來,使得有形的文化載體與無形的文化遺產交相輝映。

  2013年,根據住建部批復設立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范區的要求,我市編制了《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30)》,確定了分層次、分年代、分系統的保護思路,提出了全面保護與專業保護、合理利用與有效利用、特色發展與協調發展相結合的保護原則及策略措施,更好地為蘇州古城鎮和傳統文化的保護提供了保障。如今,蘇州已形成“古城—古鎮—古村落—古宅”全面推進的立體化保護體系,實現了點面結合、相互銜接、重點突出、廣泛覆蓋的全域性保護。

  (江蘇省蘇州市副市長 徐惠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