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寶清:植樹造林固風沙 保護古城“軟遺址”

寶清:植樹造林固風沙 保護古城“軟遺址”

日期:2016/12/13 18:53:53      編輯:古建築紀錄

  寶清5月11日訊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一個地區文明底蘊和品位的歷史見證。植樹造林可以堅固風沙,保護古城遺址。4月中下旬,寶清縣炮台山古城遺址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植樹種綠者。

植樹造林固風沙,保護古城“軟遺址”。

  坐落在寶清縣七星泡鎮的炮台山古城遺址是三江平原漢魏時期遺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文化價值。2013年,寶清縣人大對縣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了解到寶清縣古城遺址分布范圍較廣,加之地處交通、通訊相對滯後的農村,而農民群眾的保護意識淡薄,致使一些不同時期的、涵蓋重要歷史文化信息的遺址、標本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同時還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文物保護問題。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寶清縣人大常委會與寶清縣委、縣政府達成了綠化古遺址共識,發動全社會重視和參與文物保護工作,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植樹造林固風沙?保護古城“軟遺址”熱潮,這次綠滿古城大行動讓古老的漢魏時期文明在現代化的今天閃耀出奪目的光輝。

炮台山古城遺址植樹活動現場。李筠 攝

  寶清縣人大機關黨支部成員帶著對炮台山古城的深深眷戀在古城設立了“人大黨支部義務奉獻林”並在古城栽下了600余棵松苗。寶清縣委、縣政府與機關黨員干部也來到古城,從挖坑、栽苗、到覆土、澆水,認真仔細地親手栽下一顆顆小樹苗,種下一片片綠色的希望。縣文廣新局等部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對文物遺址進行了大規模植樹造林,實施了整體綠化,用植被保護軟遺址的完整性,讓古文化遺址再次煥發綠色生機。              

炮台山古城遺址植樹活動現場。李筠 攝

  據了解,今年是寶清縣加強文化建設、打造文化繁榮、文明進步“高地”的重要一年。幾年來,寶清縣高度重視綠化建設,加大對炮台山等遺址的保護開發力度,實現歷史與現實、文明與文化的穿越和結合。通過廣泛宣傳,全民發動,大力推進古城植樹造林工作,植綠愛綠護綠和保護古城的意識深入人心,打造了“歷史文化名城”品牌,使“全國文物先進縣”這一殊榮屹立不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