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月7日電(記者 王文佳)日前,在國家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的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名單中,川沙古鎮榜上有名。這樣的結果,讓所有關心川沙古鎮發展、為其鼓與呼的浦東政協委員為之欣喜。面對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的迪士尼,古鎮建設如何充分對接、借力發展,更引發他們新的思考。
呼吁重新修繕有著450年歷史的明代古城牆,促成江南名宅“內史第”以全新的面貌對外開放……十多年來,浦東新區政協一直致力於“求解”川沙古鎮保護,在政協委員的持續關注下,那些被冷落、被遺忘的歷史文化資源重新回到公眾視線。
而面對以西方文化為核心的迪士尼,有著悠久歷史的川沙老城如何定位?能不能借迪士尼建設契機,讓川沙在社會管理等方面走出新路、創出亮點?新的接力棒傳到了浦東新區政協委員、祝橋鎮委黨委副書記陳志鈞的手中。
在委員進社區活動中,作為組長的陳志鈞帶領委員們走進川沙,他們看到歷史文化名鎮創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南市街、丁家花園等一批文物保護項目也啟動了修繕和改造,壕河文化園、上川鐵路川沙站等一些文化景觀標志性項目已納入規劃……“但這其中也不乏問題。”陳志鈞話鋒一轉。
川沙是個老縣城,由於產權形式多樣,往往為了一個崗亭、一塊街面綠化等與相關單位反復溝通協調,項目實施推進緩慢;由於基礎設施欠賬多,還未形成文化風貌和商業氛圍,在招商引資方面往往談的多留住的少;在經營管理方面,如何吸引與歷史文化街區相適應的商業進駐,使經營秩序繁榮、業態合理有序,還需進一步協調和研究……這些問題,政協委員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2013年,由陳志鈞執筆,以川沙新鎮委員進社區組的名義提交了提案《關於加快推進川沙歷史文化名鎮創建工作的建議》。建立區級層面協調推進機制,抓緊實施一批文化保護建設項目,完善古鎮周邊配套建設和管理機制,開拓多元化籌資渠道……一條條貼近實際的真知灼見讓名鎮創建工作脈絡逐漸明晰,也引起了社會各方的重視。
作為提案的承辦方,川沙新鎮創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工作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陸雄也直言:“多年來,浦東新區政協一直不遺余力地為川沙古鎮的開發建設建言獻策、添智出力,他們的許多建議非常有遠見,與我們的工作思路高度合拍,非常值得參考。”
除了對委員建議的回應,在陸雄心裡,有這樣一個“3-5-8”計劃:用3年的時間,建成歷史文化名鎮,恢復一批老街,提升老街居民生活質量,讓他們成為名鎮創建的直接受益者;用5年的時間,完成老城的整體改造,通過修舊如舊呈現明清歷史風貌,還將把空關的老廠房改建成文化創意園區;8年後,川沙將成為有江南特色和歷史文化傳承的旅游勝地。
面對2015年底即將開園的迪士尼,陳志鈞和陸雄期待,有著450年歷史的川沙古鎮,能因這個外來文化巨擘而發生歷史性的顛覆;他們相信,這兩者的結合,無論如何都能激發起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新的興奮點。
在這種期待下,陳志鈞和陸雄心裡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也越來越強烈。“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們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情。同時,他們也清楚地看到,川沙古鎮的輪廓已經漸漸清晰,而古鎮歷史文脈真正內涵的發掘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