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古鎮民風純 滿城春色盡花溪
日期:2016/12/13 22:27:18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在遙遠的西南邊陲,雲貴高原東部,有著一片神奇美麗的土地,那裡山川秀麗,風景迷人,到處洋溢勃勃的生機,揮灑淳樸的民風。
這就是貴州,山奇水秀,粗犷古樸。
貴州的景得自然之造化,飽蓄不加任何人工雕鑿的天然神韻,蘊涵著原始的生命活力。
貴陽是貴州省的省會,簡稱築。貴陽地處紅土高原,周圍群山環繞,冬無大冷,夏無大熱,既能消暑,又可避寒,被譽為“第二春城”。
一早就在計劃踏上貴州這片美麗的土地,飽覽壯觀的黃果樹瀑布,清清的花溪水,古老的小鎮,少數民族的村寨,嘗一嘗地道的土家菜肴,為了這個夢,我收集了大量關於貴州的各種資料。
我們年輕人,不甘在陋室虛度光陰,於是背起行囊,悠然上路。
前面,那看不完的風景,擋不住的民風,正在微笑地等著你。
悠悠古鎮情
青巖古鎮是貴州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始建於1378年,即明朝洪武年間,歷明清兩代,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小鎮離貴陽市區只有二十九公裡,離我們住的地方僅十二公裡,因為交通並不非常發達,所以是保存的比較完好的明清古鎮。附近多青色的巖峰,因而叫做青巖鎮。鎮上並有紅領巾義務導游,在著名的景點之間為游客做免費的講解,感覺極為溫馨。
我們到達小鎮上的時候,恰逢人家迎親嫁娶。我們是最喜歡湊熱鬧的了,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能放過?!立刻擠上前去看新娘新郎。
站在我們身旁的一位嬸嬸告訴我們,小鎮還保留著早婚的傳統習俗,這一對新婚夫婦都才只有十八歲,丈母娘只有三十七歲。嘩,我們眼鏡幾乎掉地上,這麼年輕的丈母娘!
這時,年輕的丈母娘開始派利是,不論相識與否,見者有份,連我們這匆匆的游客都人手一份。我們趕緊向他們祝賀,並提出與他們合影,於是,在古鎮的老街上便留下了一個永恆的瞬間。
我們在紅領巾小導游的帶領下,先後參觀了狀元府第、天主教堂、李克農曾居地、周恩來父親曾居地、慈雲寺、迎祥寺、百歲牌坊、節孝牌坊、定廣門、古驿道和古城牆等。
狀元府第是清朝末年狀元趙以炯的舊居,當年他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第一人轟動華夏。現在修建恢復成狀元府第供游人參觀。
古鎮舊城四周有城牆,都是用巨石構築在懸崖上,依山就勢,頗具特色,現存有建於清代的城南定廣門。原來有八座石牌坊,現僅存三座,均為白棉石建造的四柱三開間牌樓,上有楹聯、浮雕,工藝精良,栩栩如生。趙理倫的百歲牌坊石獅雕塑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古鎮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有迎祥寺、慈雲寺、萬壽宮和青巖書院等,它們布局合理,建築工藝精妙絕倫,讓人贊歎不已。
小鎮的路也多是青磚砌成,古色古香的民居保留了濃郁的南方古民居的風格,一路行來,感受強烈的古樸典雅氣息,實是不可多得的旅行勝地。
給我們做導游的小姑娘叫蒲梅,上小學四年級,乖巧得很,可能是剛剛做導游,有些怕,聲音細細小小的,但是非常認真,一絲不苟。可是當我們邀請她與我們一起共進午餐時,她卻害羞地一溜煙地跑掉了。
我們在迎祥寺附近的農家小院裡吃中飯。小院很寬敞游人們可以在樹影下喝茶、休息,品嘗古鎮著名的小吃——豆腐果、豆腐圓子或是清香的玫瑰糖,還可以跟和氣的老板商量炒個什麼時令的新鮮小菜,來送熱騰騰的糯米飯。
吃著地道的農家菜,喝著甘甜的苦丁茶,被絲絲清風微微地吹著,真有遠離塵囂的飄渺味道。
在貴陽,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隨處可見漂亮可愛的小狗狗。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但是每一只小狗都那麼頑皮可喜,見到有人便汪汪地叫著,一邊拼命搖著尾巴表示自己的開心,有的還顛顛地蹭到跟前來,對著你搖頭擺尾,得意極了。我們對於這種誘惑實在是無能為力,經常在路上賴著不走,只為了跟小狗狗多玩一會兒,還不時地借人家的小狗來照上幾張相,過把瘾。
離開古鎮的時候,經過一家賣新鮮豆漿的街邊小店,店主人正在用古老的石磨磨豆漿,五毛錢一大碗。我們一面想喝豆漿,一面是好奇想玩,征得主人的同意之後,跳上去自己推磨來磨豆漿,笑得腳都軟掉了,幾個回合下來才算找到感覺,能夠使磨盤不間斷地旋轉起來,人也出了一身大汗。所謂流過汗的豆漿特別香,幾個人捧著碗一飲而盡,別提多痛快了。
自然小村美
離青巖古鎮不遠,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名字叫做歪腳村。這裡並不是什麼旅游景點,所以在旅游指南或是地圖上是找不到它的蹤跡的。其實,我們也是偶然才發現它,原本我們要去離青巖古鎮約七八公裡的黔陶鄉,因為與包車的司機價錢談不攏,我們放棄坐他的車,寧願走一走權當散步,結果便走到了這個叫歪腳村的地方。
村子很小,我們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繞著村子走了一圈,但是因為與世隔絕,村子裡的建築更透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風格。那一排排的磚牆都是用不規則的天然石塊砌成,屋頂則是青黑色的瓦片,不加任何修飾,一棟棟,一排排,就那樣隨意地與村子裡的土石子路交相輝映,自然而真實,別有一種味道。
我們這一群現代都市裡的蛀蟲,平時眼睛裡充斥的都是經過精心的雕琢與裝飾的城市,一下子面對這些自自然然,質樸無華的村落,心裡突然覺得仿佛是與久違的老朋友重逢,竟然有喜極而泣的沖動。
太美了,古時候聖賢曾說:自然才是真。到這一刻,我才更加透徹地理解了這句話的深意。
在謀殺了不少菲林之後,我們離開歪腳村,搭了一輛順風車去黔陶鄉的騎龍村。
明清以來,青巖歷史上出了不少著名人物,我們現下要去的騎龍村就是清代康熙年間的著名詩人,官至翰林院學士的周漁璜先生的故居。周漁璜先生曾經參與編撰《康熙字典》和《貴州通志》,並出任當時浙江應試的主考官,著有《桐野詩集》,對發展中國文化做出過傑出的貢獻,是貴州歷史上的有名之士之一。
但遺憾的是,周漁璜先生的故居在清朝年間遭了火災,被毀了。後來雖經重修,卻已然味道全失,僅剩宅子的大門還保留著舊時的風范。
周先生的第八代孫還居住在這裡,他們如今已經與當地的普通村民無異,過著平凡簡樸的鄉村生活。
離舊居不遠,是經政府集資重建的桐野書屋,它依山傍水,環境幽雅,被濃密的綠樹紅花包圍著,寧靜中散發書香門第大戶人家的獨有氣質。
能夠到這裡來的游人並不多,一來因為位置偏僻,二來正在修路,車子開不進來,我們也是在村外下了車走進來的,所以桐野書屋更加清淨。
看門人亦是周先生的後人,他操著濃重的地方口音,給我們講述了周先生的生平和一些趣事。
據說,周先生官至翰林,娶親是重才不重貌,曾經出過一副對子,說誰要是對得出下聯,就娶誰為妻。他出的上聯是:桃李花開,一樹葉子一樹粉。後來成為他夫人的馬氏對曰:柑橘果樹,滿枝翡翠滿枝金。真是才情對才情,門當戶對。不過,因為這位小周先生口音實在太重,這副對聯究竟是不是這個樣子我也拿不准,總之,在當時是一段佳話被廣為流傳了。
在看門人的引領下,我們參觀了周先生的書房,文物展廳以及文人騷客題寫的楹聯,然後,轉出書屋,順著屋後的幽幽小徑,來到慧泉邊。
相傳周漁璜先生六歲的時候,頑劣異常,私塾的先生因其不好好讀書而與懲戒,誰知周竟躍入深潭相威脅,被救之後已然昏迷。先生見勢不妙,借機溜走,幸而周父明理,並未怪責先生,還著人將先生請回。周蘇醒後,其父命其向先生道歉,以釋前嫌。從此周發奮讀書,終於功成名就。於是人們便將這眼泉水稱為慧泉。
遙遙歸程險
天色漸晚,我們也踏上歸程。
因為搭不到順風車,只好坐了每人三塊錢的摩托車改裝的小蹦蹦,就是在摩托車後邊加一個斗。這種車開起來驚險無比,心髒有毛病的可千萬不要嘗試,我們在它剛剛發動的時候就後悔了,無奈車費已經付掉了,說不得,只好搏一把了。
說來好笑,車子一啟動就往前躥,車掌緊張,一剎車,又往後跳,坐在車裡的人差一點跟著跳出車去,但見幾人手腳並用,緊緊抓住車上僅有的幾根鐵條,一點不敢大意。
車子就這樣艱難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跳著,我們的腳卻已經幾乎被震木了,那滋味好象坐在了電動按摩椅上,除了心髒,全身上下都在顫動,心髒倒是差不多要停跳了。山路多彎,每當車子加足馬力爬坡拐彎時,我們就緊張得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分了車掌的神。這短短的幾公裡路,出了一身大汗,下車的時候腳還在發軟。
等到回過神來,又覺得好笑,這一次坐車的經歷,成了我們古鎮之行又一個揮不去的記憶。貴陽2月19日電 記者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