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長春文廟

長春文廟

日期:2016/12/14 17:33:01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在長春東二道街亞泰大街路東,有一處古老的廟宇,這裡就是長春文廟。它始建於清同治是一年(1827年),分棂星門、大成殿、崇聖殿、文昌閣等,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

    文廟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士紳朱琛捐資興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4年)和1924年又由長春知府楊同桂、長春縣知事趙鵬第主持,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解放後,曾用作學校,後因年久失修,毀壞殆盡。2002年長春市人民政府出資恢復重建。

    長春文廟是一座由殿堂門庑圍合而成的三進院式的仿古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照壁、泮池、泮橋、棂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和崇聖殿。棂星門兩側為東西更衣廳,大成門前是孔子的行教像,東側為孟廟和東配殿,西側為孔子家廟和西配殿。整個建築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淳厚古樸,軒昂莊重。

    文廟主要是祭祀我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之祖孔子的廟宇,故也稱孔廟。文廟由廟堂門庑圍合成三進院落。棂星門軸心院落是文廟的主體建築,第一層殿為過殿,也稱大成門。店內懸掛祭祀用的鐘鼓。過大成門既望見第二層殿及東西配殿,此殿為大成殿,富麗堂皇,軒昂莊重,為廟中之精華。大成殿正中懸掛著“至聖先師”橫匾、神龛內供奉儒家之祖孔子塑像。每年舊歷二月、八月兩個丁日都舉行春秋祭孔,禮儀主祀仁是地方首腦官員,先由地方文武百官參拜,後由各校師生參拜。

    門前古榆參天,半池如月,虹橋飛架棂星門前,立有下馬石碑,碑上刻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字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