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鎮聆聽合肥故事
日期:2016/12/13 22:26:58   編輯:古建築紀錄
○三河古鎮 鄭成功 攝
無論是陽光下還是小雨後,古鎮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大合肥的古鎮沒有過多的商業味道,卻蘊藏著獨有的歷史滄桑之美。
合肥晚報“最美合肥55景”評選活動投票將持續到2月25日截止,根據大眾投票結果,本報將舉行專家定審會,並將於2月底確定“最美合肥55景”名單。100個備選景區名單詳見本報2月2日6和7版,您也可以登錄合肥在線(www.hf365.com)主頁右側“最美合肥55景”評選專欄查看100個候選景區的名單和簡介。
086.六家畈鎮
地點:肥東縣南端,巢湖北岸
景區播報:
六家畈鎮地處巢湖之濱,山清水秀,居民中以吳姓居多,素有文化之鄉、魚米之鄉的美譽。六家畈是安徽著名的“僑鄉”。據史料記載,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吳氏一世祖吳宛廷夫婦自徽州婺源遷到茶壺山東,二世祖吳再三生6子遷到此處從事農耕,因人丁興旺,蔚然成村,故名六家畈。800多年來,吳姓聚族而居,商修事業、農耕先疇,竟發展成為合肥東鄉聞名遐迩的名門望族,四世祖吳桢、吳良為明朝靖海侯、江陰侯,五世祖吳镒為監察御史,繼後巍科顯宦不斷。
六家畈一帶自明代以來名人輩出。近代以來有李鴻章淮軍悍將吳伯華,有民國陸軍、海軍司令羅開榜、吳佩之等,有革命烈士蔡永祥。六家畈僑胞分布在美國、英國、新加坡等17個國家,如今在國際上頗有影響的有美籍華人、著名社會活動家、美國《婦女心聲》雜志主編吳世珊博士,美籍華人、世界一流的畜牧獸醫專家吳思孝博士,美籍華人、美國總統獎獲得者劉軍博士等。
這個鎮原有古民居800多間。由於年深日久、風雨剝蝕等多種原因,現尚存明末清初時期建築的古民居100多間,其中保存較完好的有兩處,均坐落在六家畈街市上。坐落在六家畈鎮上富麗堂皇的古民居,無聲地講述著當年的動人故事,記載著當年的悠久歷史,展示著當年的燦爛文化。
景區看點:
1.吳中流宅院:他家的住宅一進五間,六進到後,一進中間一間是廳堂,兩邊各兩間;二進三間中間是敞廳為會客室,兩邊是客房;三進五間中有三間仍是敞廳為堂屋,兩邊是臥室;四進是內堂、臥室;五進是廚房、內室;六進是角屋、雜用間,連兩旁廂屋,共50余間。這些房屋由吳家後代主動捐給六家畈鎮“養正小學”及學校老師用。
2.吳育紅宅院:此房在六家畈鎮為最高、最好的古民居,一進五間,六進到後。大門外有大石鼓一對。前面五間正中的一間為大門,門高二丈,寬八尺。每進正中為廳堂,每進之間東西都有回廊和包廂,從天井院向四周上邊察看,飛檐走壁,屋檐的護板全為木雕,房內皆雕梁畫棟,推窗亮閣。二進大廳的大梁為游龍過江圖案。三進大廳的梁、柱均為重金購得的楠木,精雕細刻。據說,這座民居三進正廳之中原先掛有慈禧太後親筆撰寫的“福”字,還有李鴻章書寫的對聯、鄭板橋畫的竹子畫和名人畫的鯉魚跳龍門等,家具一律為貴重的紅木。這所古民居集中國南北莊園、官銜及徽派建築於一身,十分引人矚目。
087.柘皋鎮
地點:巢湖市居巢區
景區播報:
柘皋,它曾以“矤叴”之名刻記楚簡,並以“橐皋”之名載入《春秋》,漢代設縣,至今已有3000年歷史。西周初期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國,春秋時先屬楚後屬吳。周敬王三十年(公元483年),魯哀公會吳王差於橐皋,故史稱“會吳城”。西漢置橐皋縣,屬九江郡。唐置橐皋鎮,屬巢縣。南宋時改稱柘皋,自古就為江淮名邑之一。南宋初年宋軍抗金戰爭中的重要戰役之一“柘皋之戰”就曾發生在這裡。到了清末,成為安徽三大重鎮之一。自古以來,柘皋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復雜顯要的政史資歷,一直為皖中財物聚散的市埠、南北交通商旅的樞紐和江淮軍事戰略的要地,它既為古代區域性文化(即楚、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分野的一尊界碑,又是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矛盾交流、沖撞與融匯的一座通埠。
柘皋鎮1996年被列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中心建制鎮。2004年3月被列為國家重點中心建制鎮。
景區看點:
1.孔子曬書墩:曬書墩,在柘皋三板橋村,合烏公路南側,高約兩丈,頂部平坦。相傳孔夫子南游,在此停留曬書,故名。不遠處有孔子台,傳說是孔子講學之地。旁邊有溪水,常年不枯涸,聽書港與洗硯池都在小溪邊上。
2.北閘老街:藏在小鎮深處,全長200米,沿街二層的磚木小樓,典型的江淮民居風格。
3.玉蘭橋:日軍侵華時日本人所建。
4.柘皋河:寬闊的柘皋河由北向南流入巢湖。
088.烔炀鎮
地點:地處合肥、巢湖兩城之間中心地帶,瀕臨巢湖
景區播報:
煙波浩淼的巢湖北岸,蜿蜒曲折的烔、炀兩河的交匯處,烔炀鎮像一顆珍珠鑲嵌在這裡。烔炀鎮距合肥市30公裡、巢湖市25公裡。淮南鐵路,105省道,環巢湖濱湖旅游觀光大道穿境而過。全鎮面積159平方公裡,人口6.8萬,烔炀鎮歷史悠久,將星閃爍,文化底蘊豐厚。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親筆為該鎮題詞“江淮古鎮烔炀河”。據康熙巢縣志記載,赤烏二年(東漢,公元239年)巢州陷。2002年考古發現,當年陷入巢湖的古城遺址,即在烔炀鎮境內。其中的部分幸存先民在烔炀河畔生息繁衍,逐步發展而形成烔炀鎮。脍炙人口、影響廣泛的廬劇《陷巢州》,為烔炀鎮演變史蒙上了一層悲壯哀婉、迷離神奇的輕紗。
景區看點:
1.李鴻章當鋪:烔炀老街保存完好,街內的“李鴻章當鋪”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晚清時期,發跡於合肥東鄉的李鴻章家族,積累了巨額財富。除占有田地之外,更追隨時代開設銀莊、當鋪、商號,從皖中小鎮到十裡洋場,都有李家的資產。僅在巢湖,現存就有三家李氏當鋪,其中一家在烔炀鎮。
2.唐嘴水下古城遺址:傳說是古巢國陷落的地方,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李克農故居:已被列為紅色教育基地,是巢湖旅游的亮點之一。
4.農副產品:全鎮盛產糧、油、棉、蔬菜及畜禽、水果等多種農副產品,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5.工業區:烔炀鎮工業集中區始建於2006年,位於105省道烔炀鎮境內28K-33K道路兩側,面向合肥市和長三角地區,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工業集中區一期規劃面積為5平方公裡,南北兩大區,六個產業小區。
089.三河古鎮
地點:肥西縣南端
景區播報:
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鎮內河環水繞,五裡長街,鎮外河網縱橫,圩堤交錯,具有“外環兩岸,中峙三州”的獨特地貌,歷來以其古老、秀麗、繁華而聞名遐迩,是鑲嵌在巢湖岸邊的一顆明珠。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賈雲集之地。有“裝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譽。三河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物阜民豐,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歷史名人輩出。太平軍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戰擊敗清軍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至今仍留有當時的大本營、古城牆、古炮台等遺跡。李鴻章家糧倉、楊振寧客居地等保存完好;還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龍街”廬劇“小辭店”等傳說。該鎮先後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示范點、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小城鎮建設中心鎮、示范鎮,省環境優美鎮、衛生鎮,合肥市“十強”鎮等,目前三河古鎮正在爭創國家5A景區。
景區看點:
1.風景優美:三河風光旖旎,生態優美,景色宜人。鎮內河環水繞,十裡長街,鎮外河網縱橫,圩堤交錯,具有“外環兩岸,中峙三州”的獨特地貌,擁有長約10公裡的湖岸線和萬畝荷花塘。桃花島風光秀美,姑山島秀麗多姿。其中,水生蔬菜、水產養殖、葡萄種植是肥西縣三大特色農業產業基地之一。
2.“八古”景觀: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為特色,荟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場等。
3.豐富旅游商品:三河古鎮油紙傘具有400多年的生產歷史,三河古鎮油紙傘制作工藝於2009年在蕪湖“中國第八屆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上喜獲設計和制作金獎;此外,目前三河羽毛扇、三河茶干、三河米酒、三河米餃等也都是當地著名的旅游商品。
4.廬劇之鄉:三河是合肥市地方劇種——廬劇(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源地,素有“廬劇之鄉”的美譽。
5.獨特美食:“三河菜系”是徽菜之精品,享譽皖中大地,傳統菜肴、地方點心令食客贊不絕口。
投票方式
一、短信投票
安徽移動用戶發送TB+候選景區編號到10629098進行投票,如:發送TB020到10629098,即對20號候選景區進行投票。(資費:1元/條,不含通信費)
二、電話投票:
電信用戶(固話、天翼手機)撥打1183233,根據語音提示進行選擇並投票。(資費:1元/票,不含通信費)
三、網絡投票:
合肥在線(www.hf365.com)將設立評選專題,為本次評選活動進行刊登,展示所有入選的候選景區,並提供網絡投票(限制IP,每個IP限投一票)。
本活動將以手機或電話號碼作為獲獎憑證,同一個號碼只有1個抽獎機會。抽獎時將在所有參與投票的手機或電話號碼(網絡投票+短信投票+電話選票)中隨機抽取獲獎號碼。一個手機號碼對一個景點只能投一票,一次短信投票只能投一個景點,網絡投票和電話投票限投55個景點,多投無效。具體獲獎人員名單將在2月底於合肥晚報、合肥在線統一公布。合肥2月23日電 記者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