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惠寧寺

惠寧寺

日期:2016/12/14 17:31:46      編輯:古建築紀錄

    惠寧寺位於遼寧省北票市下府蒙古族自治鄉政府東側。清初,土默特右翼署建於此,故名下府。清末蒙古族傑出的文學家,詩人尹湛納希就出生在下府林的東鄰——中信府。惠寧寺北據官山,南映大凌河,左臨牤牛河,右環涼水河,環境優美,實為佳境勝地。

    該寺南北長192米,東西寬63米,占地12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築16座,共170余間。采用傳統的古代建築形式,自南而北有山門、天王殿、大殿、藏經閣、七間殿,兩側分布著配殿、鐘鼓樓等。寺內松柏參天,大者數圍冠如傘蓋。壯麗的殿宇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景致十分幽雅。

    大殿(也稱誦經堂)建於高台之上,高大宏偉,為該寺的主要建築。該殿平面呈方形,占地900多平方米,三層樓閣式,共有八十一間,俗稱八十一間大殿。它是藏、漢、蒙民族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產物。前廊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折腳廊柱漆朱紅色,柱頭和檐口裝飾有龍和幢幔紋圖案。屋內明柱林立,共30根,漆紅塗彩,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共四十二間,中間兩根通天方柱直達屋頂。殿內後部及兩側原供奉佛、菩薩、羅漢諸像,中間可容納數百喇嘛誦經,殿內滿掛彩色幡帷,在幽暗的光線中更增強了神秘氣氛。二層建築平面呈回字形,四周廊房相通,與中央方殿間有漫道相隔。從二層踏木梯可登上三層,居高臨下,四周瞭望,遠處山清水秀,眼下古剎幽冥,別有一番情趣。門上九龍罩匾,兩側雲龍大柱雕刻逼真。厚厚的白牆和仿白瑪草式油浸塗紅荊條束帶,以及異形柱、溜金頂、法輪等藏族佛教密宗裝飾,與漢族傳統的歇山式青瓦頂、斗拱、吻獸等組合,樣式新穎,結構復雜。經堂後面是藏經閣,庑殿式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漆紅廊柱繞殿一周。該殿之後為七殿。

    該寺引人矚目的還有山門前月台上的一對石獅,連座通高3米,如此高大雄健,雕刻精細的石獅十分少峥。

惠寧寺

惠寧寺

惠寧寺

惠寧寺

惠寧寺

推薦閱讀:

中國寺院之最:神州第一壇 戒台寺

安徽釋迦寺:已經消逝的千年古剎

後海廣化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1. 遼寧朝陽惠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