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故裡”福建南靖縣挖掘保護土樓文化
日期:2016/12/13 22:25:25   編輯:古建築紀錄憑借“福建土樓”世界文化遺產的金字招牌優勢,“土樓故裡”福建南靖縣的土樓景區現已成為閩台影視基地、福建省作協創作基地、湖南視覺之域寫生基地等,引來《海峽》、《南少林》、《下南洋》等20多部電影、電視劇在此取景、拍攝。
南靖縣委辦人士12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福建土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南靖縣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全面加強土樓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挖掘土樓文化內涵,不斷擴大了土樓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樓名、對聯、夯築技術、土樓山歌、提線木偶等,是南靖土樓閩南文化、耕讀文化和宗族文化的載體。南靖早在2001年就撥專項資金發掘、整理這些文化資源,2007年起又每年撥專項經費進行保護。
為深入挖掘保護土樓文化,南靖縣成立福建土樓文學院、土樓博物館、土樓文化會所、土樓文化寫生基地等專業文化研究機構,編寫出版土樓文化書籍,建立民俗文化表演基地;搜集整理土樓山歌曲目、竹馬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定傳統技藝民間傳承人1100多人,進行搶救性保護。
據介紹,近年來南靖開展土樓環境整治,拆除不協調建築物2萬多平方米,改造不協調建築物14萬多平方米、橋梁15座,恢復植被20多萬平方米;而且投入並引資30多億元人民幣,完善了土樓景區的交通、住宿、購物等配套旅游基礎設施。
目前,被列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福建土樓”南靖景區已形成了田螺坑景區、雲水謠景區、河坑民俗文化村等3條經典旅游線路,每年吸引100多萬游客前來一覽土樓魅力。南靖有土樓15000多座,其中500年歷史以上的有20多座,田螺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敏忠) 福州3月1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