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泸溪縣浦市古鎮,映入眼簾的是古老悠長的街道巷弄、厚重斑駁的青磚城牆、高大深幽的宅院,仿佛回到了古代邊陲名鎮。浦市古鎮保護修繕和旅游開發是自治州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村鎮、精准扶貧開發的重點項目,於去年初全面啟動,經過一年多保護開發,該鎮日漸重現昔日風采。
浦市地處沅水中游,歷來是湘西北商品、物資集散地和轉運中心,水運通達上海,與茶峒、王村、裡耶同為湘西四大古鎮。浦市古鎮至今還保存有3條商貿街道、6座古戲樓、5公裡城牆和12座城門、13省(地)會館、20多座貨運碼頭、45條巷街、數以百計的封火牆“窨子屋”、72座寺廟道觀和90座作坊。2010年,浦市被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同時,浦市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辰河高腔的發源地。
去年以來,泸溪縣投入2.6億元用於古鎮保護修繕和旅游開發,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按照原風原貌,對古鎮道路、古宅建築、古文化遺址、古商業店鋪、近代革命舊址等進行保護修繕,對核心保護區內的現代建築進行仿古整治,並修建完善一批旅游基礎設施。目前,已完成80棟古商鋪和歷史建築修繕、140棟房屋仿古改造、22公裡古街古巷弄管網埋設、6.7萬平方米路面青石板鋪設。今年還啟動了河街、太平街“兩線”仿古工程及14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景點打造和游客中心建設。到2016年完工後,浦市古鎮將成為湘西又一個獨具特色的旅游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