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古鎮:今生一定要去的地方
日期:2016/12/16 18:36:26   編輯:古代建築青龍洞古建築群是中國唯一的三“教”共存之地,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善哉”,道家的自然,出世和入世、世俗與脫俗、商賈與宗教之間,在這建築群中,做到了和平共處。
青龍洞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自1530年(明嘉靖九年)以來,青龍洞就是貴州著名的古跡,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歷史了。
從祝聖橋過來,迎面可見“中元禅院”幾個大字,還有“藏經樓”的金粉字,傳達著這裡是佛家參禅之地的信息;但道家在這裡也是共生共存的,據傳這中元禅院原本就是元末明初名道張三豐的修煉處
近觀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曲廊迂徑,青瓦紅牆,雕梁畫棟,別具韻味。真可謂步移景換!
紫陽書院亦稱紫陽洞,它是為紀念大儒朱熹而造,以傳播儒家思想為宗旨,也是黔東地區教早興辦教育和傳播文化的地方之一。依洞傍崖,貼壁臨空,險! 令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膽識。紫陽書院側面,“附崖建築”的經典!整個建築群與石崖、洞穴、古木、籐蘿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背山面水,翹翼飛檐,欲露先藏、欲揚先抑;底層吊腳,閣樓懸空。
萬壽宮(即江西會館)是青龍洞古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始建於清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年),錯雜而不亂,有層次而又各自獨立,將建築藝術、雕刻藝術與自然風光完美結合在一起。祝聖橋,一座歷經600多年的歷史滄桑的古橋,同時也令你感覺到鎮遠的歷史的厚重。傍晚的青龍洞、舞陽河是那樣的安詳,寧靜;在這裡,真的可以拋開一切的煩惱,在這裡,時光仿佛可以停留......
游完青龍洞,因為還有時間空余的,所以又重新走了走四方井巷和蕉溪。
擁有 “戰神之鄉”美譽的南疆重鎮鎮遠。作為中國古代南方水上絲路的中心驿站,是連接中原與西南邊陲最重要的軍事孔道。它一腳踏著雲貴高原的高天厚土,一腳涉入長江水系的福澤之地。這裡,因武而建,因武而興,因武而商,亦因武而商而盛極歷代,成為中國歷史上名躁一時的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
氵舞(簡寫“舞”)陽河是其母親河,在鎮遠十分優雅的以S型穿過,將小城構築為天然太極圖,因此,鎮遠也稱“太極圖上的古城”。鎮遠步行街,從那磨得很光滑的石板上面就可看出歷史悠久。站在城上,看著古老、斑駁的城牆,仿佛聽見了古城垣上兵戈相擊的激越之聲......
四方井巷,有許多古老的房屋擁著擠著這些小巷,這是就老城的遺跡。有沒有想像過:如果你現在住的房子是文物保護單位,你的感覺會怎麼樣?在四方井巷,每家每戶都是文物保護單位,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他們的家,沒有什麼特別,不管外面的世界怎麼變,仿佛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影響,他們依然按照他們傳統的方式生活著.......
生活原來是可以這麼平淡、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