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正陽門

正陽門

日期:2016/12/14 17:25:19      編輯:古建築紀錄

 

  

    正陽門位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建於明永樂17年(1419年),在天安門廣場南緣,前門大街北端,現存城樓與箭樓。


    正陽門俗稱前門,至今已有500余年的歷史,1990年開放。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東北三裡處營建大都城,即今日北京城前身。城周60裡,辟11門,麗正門為其南正中之門。明滅元後,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於永樂十七年(1419年)將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0.8公裡,麗正門則遷建到今正陽門的位置,時仍稱麗正門,正統元年(1436年)改名正陽門。正統四年(1439年),為了加強京師的防御能力,在京師各城門外添建箭樓,正陽門箭樓就是此時建成。在城樓與箭樓之間原有一座巨大的甕城,南北長108米,東西寬88.6米年為空場。甕城四向各辟一門,均為拱券式門洞。民國三年(1914年),為改善內外城間的交通狀況,改建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模樣。正陽門城樓占地3047平方米,坐落在磚砌城台之上,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米的宇牆。城樓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三滴水結構;樓上樓下均四面有門,面寬七間近深三間,上下有回廊;樓身寬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樓通高42米,在北京所有城門中最為高大。


    箭樓占地面積2147平方米,為一座磚砌壁壘式建築。頂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頂;上下共四層,南樓北廈;南側面闊七間,寬62米,進深12米;樓高26米,連城台通高38米,是北京所有箭樓中最高大者。正陽門箭樓一直被視為老北京的象征,於1990年1月21日對社會開放,四層均辟為展廳,展陳面積1200平方米。城樓於1991年6月29日首次對公眾開放,一層為“歷史上的北京“展覽,展覽內容大體圍繞北京歷史上的風土人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