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推進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化

推進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化

日期:2016/12/13 18:54:01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在大湘西地區,像大戊梁歌會這類民俗文化節已成為當地的文化名片。這些以弘揚地方文化為主線,整合地域文化資源,集中展示各地特色的節會,營造了喜慶、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這些民俗文化品牌有不少已經享譽國內外。

    精彩紛呈的各種表演一向是民俗文化節的重頭戲。像《天門狐仙》、《煙雨鳳凰》等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題的演藝作品,民俗味兒十足,具有獨特的文化氣質,演繹出大湘西的原生態文化,是活態節會的文化旅游精品。與此同時,本土民俗文化節也成為促進地方招商旅游的絕佳平台。

    大湘西地處武陵山腹地,文化底蘊深厚。怎樣把這裡的文化資源變為民俗旅游的發展引擎,值得深思。所謂民俗旅游,重點是滿足旅游者對異地、異族文化求新、求異、求知的心理需求,游客與當地居民之間的文化反差,是發展民俗旅游的前提和動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可開發的文化旅游產品種類繁多、潛力巨大。當務之急是要對這些潛在資源進行挖掘整理、包裝策劃和有效的市場營銷,使本土民俗文化旅游形成知名品牌。我們要依托本土文化,樹立品牌觀念,做到有的放矢、有序競爭。發展民俗文化旅游,必須彰顯當地核心、獨特的文化,要像雲南麗江、廣西桂林那樣重視對民俗文化的保護研究、挖掘整理和開發,推出如《麗水金沙》、《印象·劉三姐》那樣創意獨特、品位高雅的民俗演藝品牌。品牌世界裡,文化的創意是無限的,只要善於發現並做到極致,就有可能成就自己的品牌。大湘西民俗文化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故事優美、傳說神奇,建設大湘西民俗文化品牌,要注重發揮專家學者的才智和名人效應,搞好創意策劃。只有立足本土優勢、追求個性差異、彰顯民俗風情,民俗文化旅游產業才能真正站得住腳、扎得下根,保持長久旺盛的活力。

    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達地區的經驗啟示我們,大湘西雖然具有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但還需要進行全方位深度挖掘、認真整理、綜合策劃和系統包裝。要集中優勢力量,對當地民間工藝、文學藝術、節日習俗等進行搜集整理。各部門、各市州要互相支持、緊密配合,依據各自優勢,圍繞振興旅游文化產業、打造大湘西文化旅游圈這個總體目標,在制定政策、營造環境、優質服務上定目標、定措施、出實招,統籌營銷,積極開拓市場,不斷擴大知名度。

    打造大湘西文化旅游產業高地,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內外一流文化旅游特色地區,必須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和文化創新的勇氣,積極探索建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協同創新機制,充分整合、統籌和集聚各方面資源,激發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推動大湘西文化旅游的大發展、大繁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