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古鎮 阿蓬江旁的渝東南名鎮
日期:2016/12/14 17:14:27   編輯:古建築紀錄作為一名人文攝影師,喜歡去拍攝那些名副其實的古鎮,特別是那些有著古老的歷史,非常原生態而又沒有太多的商業“污染”的地方。因此,個人才定下了三年內拍攝大西南一百個古鎮的計劃,目前時間已經過半,拍攝了的古鎮也已經過半,一切都在按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今年春節放假那幾天,找了個朋友的車,自駕渝東南,目的地是沿途的這幾個古鎮,像黔江的濯水古鎮,酉陽的龔灘古鎮、龍潭古鎮等。那天一大早就從重慶出發,沿途經過南川、武隆、彭水、黔江,中午就在黔江的濯水古鎮走了走、拍了拍,今天就看看黔江的這個渝東南名鎮:濯水古鎮吧!
濯水初稱“白鶴壩”,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元明之際屬酉陽土司轄地,明清以後逐漸衰落,當年曾經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著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相互交織。
濯水自古以來便成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自清代後期起,該地便已成為川東南驿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民國二十四年,人稱濯水為“濯河壩”。此時,此地已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栉比。商貿的日益發達,迅速促進了當地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創造了最為繁榮昌盛的歷史,甚至已居於同時期的黔江縣城之上,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酉陽三大名鎮”。
目前,從重慶前往濯水古鎮的交通還是非常方便的,古鎮距離最近的而高速路口也就只有兩公裡左右,我們那天自己開車,從重慶主城出發,也就三個半小時多一點就到達濯水古鎮了。
在古鎮外停好車後,趕緊迫不急待地去古鎮裡轉了一大圈,卻是“乘興而來,失望而歸”。
可能是以前的古鎮被破壞的太厲害了,也有可能我沒找對地方,現在的這個“濯水古鎮”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新”,那麼的“千篇一律”,以至於古鎮上僅有的幾幢“老宅子”也免不了俗,完全顯不出其獨特之處來了。
憑心而論,盡管濯水這裡曾經是渝東南的古老驿站和商埠,但個人感覺這裡在開發時可能是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其“古老”的韻味,使這裡變成了一個看起來像一個“千篇一律”的新古鎮了。
其實,濯水古鎮最有特色的建築就是那座橫跨在阿蓬江上的“風雨廊橋”了。
黔江濯水古鎮的風雨橋橫跨長303米、寬5米,據說是亞洲最長的廊橋,分為橋、塔、亭三部分。2013年11月27日晚,有亞洲第一之稱的重慶黔江濯水古鎮風雨廊橋發生火災被燒毀,2014年5月開始重建後,於2015年2月重新對外開放。重建後的風雨廊橋依舊是亞洲第一,確實也非常漂亮,魅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