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在洛帶尋夢客家以文化本底作為精髓的中國古鎮度假范本

在洛帶尋夢客家以文化本底作為精髓的中國古鎮度假范本

日期:2016/12/13 22:40:2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洛帶古鎮

    避免“趨同”

    獨特的客家文化:博客小鎮特別設計了新的地標景點“博客樓”,並使之成為目前中國西南地區唯一大型的客家土樓。此外,土樓內部還設立了客家文化博物館,將獨特的客家文化進行了有效保護和傳承推廣

    獨特的藝術氛圍:龍泉驿區藝術惠民賞析基地建設已拉開帷幕,在這裡可與書法名家面對面交流。洛帶古鎮還將建設“戲曲群落”和“攝影交流中心”,張修竹、鄧樂、肖克剛等諸多藝術大師及藝術機構在此匯聚

    盛夏的陽光,穿過蔥茏的樹木,在石階與縫隙之間,投射出斑駁的影像。再次行走於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美譽的洛帶古鎮,上海市民黃勁早已把這個以“一街七巷、各領風騷的會館”為特色的小鎮文化本底熟藏於心,並融入到沉澱歷史情懷的夢境之中。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古鎮千篇一律。千年古鎮洛帶,也和中國所有古鎮一樣,在曾經的很長一段時間陷入“商氣”過剩,打造“趨同”難以自拔。隨著“大刀闊斧”地砍掉過剩和同質化的商業業態,注重古鎮“古”的精髓,深度挖掘“古”背後的文化,客家會館、糧倉畫廊、中國博客小鎮、藝庫、濕地……洛帶悄然開始以活的文化謀變化,將古鎮帶入度假體驗的新高度,廣迎四海賓朋,成為以文化本底為精髓的中國古鎮度假范本。

    古鎮洛帶嘗新

    優質藝術合力惠民

    從市區驅車不到30分鐘,成都商報記者一行便來到近郊古鎮洛帶,這個以客家文化存世千年的古鎮,前段時間剛迎來了一批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的模特,完成了一次時尚華麗的復古風情演繹。

    走在街巷的石階板上,一幕幕過去的歷史在這裡滲透出燦爛的持久文化。“難怪這裡會聚集這麼大一幫畫家‘安居扎營’,靜心創作。”對於上海人黃勁來說,足跡已遍布中國不少的古鎮,洛帶給他的感受不僅是一次讓時間停滯的旅行,更是一次厚重文化沉澱於心的慢生活體驗,“不只是身體、步伐慢下來、靜下來,更多的還是心靈的洗滌。”

    上月13日一大早,龍泉驿區老年大學書法班的79歲曹振樂大爺,來到洛帶中國藝庫的弘陶書院,“鑒賞名家書法,切磋書法技藝,”成為他老年精神生活的全部。他坦言,精神世界的滿足,完全是托了“藝術惠民賞析基地”的福,“心裡滿滿都是幸福。”

    以活的文化謀變化,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保留古鎮“古”的精髓的同時,提煉更多以文化為內涵的體驗,洛帶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子,讓優質藝術惠及於民,讓文化回歸大眾,陶冶大眾情操……

    上月25日,由龍泉驿區委宣傳部、龍泉驿區文聯、弘陶書院共同舉辦的“中國藝術名家走基層·走進龍泉—全國名家書弘陶詩詞作品展暨市民藝術賞析活動”在洛帶鎮藝庫弘陶書院舉行,標志著龍泉驿區藝術惠民賞析基地建設正式拉開帷幕。在這裡,不僅可以與書法名家面對面交流,獲得大師的指點,關鍵是它給予的人文關懷背後,讓千年的客家古鎮,成為處處墨香萦繞的國內藝術賞析的頂級殿堂。

    在藝術惠民賞析基地,除了側重於書法和國學經典賞析的弘陶書院,還有美術類的賞析中心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四面空間藝術中心”,“攝影”類的賞析中心“張桐勝攝影藝術工作室”,並且還將引入四川龐氏川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籌建演藝類的川劇賞析中心,集川劇演藝、傳承、展示的“一團一館一院”。

    特別值得期待的是,今後,川劇元素和特色將被更多地融入到洛帶,如藝庫小公園變身為川劇公園,內將設置臉譜、戲台等;洛帶濕地公園新建以川劇為主題的生態濕地公園;古鎮街頭將定時進行川劇折子戲展演等。

    豐富升級業態

    以客家文化為底蘊的古鎮度假范本

    中國的古鎮發展,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難以避免趨於同質化的打造。在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德謙看來,經濟效益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只看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為老百姓服務,讓中國旅游業真正成為讓老百姓滿意的服務業。而要做到這一點,“淨化旅游市場,根治亂象勢在必行。”身在北京的劉德謙,其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成都人。他一直對川西平原天府之國的農耕田園生活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在他的眼裡,成都古鎮的川西特色別具風味、歷史濃厚,完全不亞於江南、安徽的古鎮。他認為,打造古鎮,不是改造古鎮、破壞古鎮的本來面貌,而是要保留古鎮的原真性。

    洛帶古鎮的業態豐富和升級過程,就很好地避免了“趨同”這一問題,找到了適合自己獨一無二的發展方向。

    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進駐,洛帶古鎮的藝術品位也在不斷提升。中國·博客小鎮、中國·藝庫另辟蹊徑,通過商業形態還原古鎮特有的文化特色,搭建起客家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藝術產業發展的平台,讓厚重文化與藝術交相輝映。

    其中,中國藝庫位於洛帶古鎮核心區域,是龍泉驿區政府著力打造的重點文化商業項目,已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化項目”。為突出客家文化的主題,博客小鎮特別設計了新的地標景點“博客樓”,並使之成為目前中國西南地區唯一大型的客家土樓。此外,土樓內部還設立了客家文化博物館,將獨特的客家文化進行了有效保護和傳承推廣。

    洛帶古鎮還將建設“戲曲群落”和“攝影交流中心”,引入成都幾個著名的專業戲曲團隊在此進行排練和演出,並不定期舉行國內國際攝影展覽。

    由於與洛帶主街無縫對接,洛帶每年數百萬的客流量,給這裡的藝術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張修竹、鄧樂、肖克剛、趙彌、李勇政、羅應龍等諸多藝術大師及藝術機構在此匯聚,中國·藝庫為藝術家們提供了交流聚會的平台,酒店、餐飲、茶樓、咖啡廳、精品藝術展……收藏家、評論家絡繹不絕,極大地推動了洛帶地區藝術行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名為中國·博客小鎮的地方,則將成為集博物館聚落、風情商業街、文化工作室、超五星級藝術酒店及私家森林會館為一體,國內一流的復合型高端文化旅游休閒地,該項目也是成都“十二五”規劃重點打造的國際高端人文旅游小鎮。

    走進博客小鎮,三街九巷千百院,院院不同。已實景呈現的土樓壩、三和坪、小上海地塊均為院落式商業集群,融匯川、閩、海、晉、徽五派建築風格。每棟建築均為藏品級定制,以古都名宅為用材標准,由名匠古法精工打造,一磚一木,皆精湛厚重。此外,博客小鎮還規劃了西部地區頂級企業會館群,將各類商會、協會的總部引入小鎮,帶動企業會員的聚集,形成企業文化展示、交流、商務休閒的社交場。

    古鎮出新意

    帳篷房車營地裡嗨翻世界杯

    為打造全新旅游休閒度假目的地,提升洛帶古鎮的旅游形象,完善古鎮旅游功能,一個總面積2000余畝的大型濕地公園正在洛帶完善。

    蜿蜒曲折的綠道、緩緩延伸的綠坡、人行棧道、景觀亭台、大樹、奇石……一幅氣勢磅礴、壯觀美麗的畫卷讓人無比“震撼”,充滿驚喜。走進坐落於洛帶雙槐村的洛水濕地,首期240畝濕地景觀盡收眼底。黃家河的流水,潺潺匯入於此,游客可以劃烏篷船、休閒散步、騎游、放飛心情……

    在保留古鎮原真性的同時,洛帶也拿出新意,推出健康快樂營地生活。目前,由博客小鎮精心打造的“博客營地”一期工程“天際線·博客帳篷房車營地”已於近日在洛帶博客小鎮開營。

   “博客營地”規劃總占地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按西南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戶外運動天地打造,具體分為三期實施打造。規劃有“1個廣場、2個營地、3個賽道”,特指1個親水休閒廣場—風景裡水文化廣場、2個露天營地—帳篷和房車營地、3個賽道—自行車賽道、越野車賽道、ATV賽道。

    其中,“天際線·博客帳篷房車營地”總占地約7萬平方米,可以容納2000頂帳篷和近30輛房車,有一個近200平方米的超大露天電影熒幕,可同時容納數千人入營。營地常年舉行各種房車展示、銷售,帳篷露營、各類文娛表演、露天汽車電影院等多種活動。

    時下正值世界杯,白天徜徉客家文化的古鎮懷抱之中,晚上支開帳篷牽手你的摯愛,感受古鎮中異樣的營地生活,激情嗨翻世界杯。成都商報記者 雷浩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