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點,正在洗漱准備休息的更尕旦周忽然接到車主的電話報案,一輛從格爾木開過來的小轎車因道路不熟,再加上是夜晚,在青海玉樹結古鎮的瓊龍路北高速撞上了路旁的木材垛。
更尕旦周(熟悉他的人簡稱他為更尕)是平安產險青海玉樹支公司唯一的一名查勘定損員。接到電話,他二話沒說,立即披上衣服沖出自己住的簡易房,跳上查勘車,一路劇烈顛簸地向出險地段駛去。
路上,更尕告訴記者,半夜三更接報案、出現場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比這次時間還晚的活兒有的是。而保險公司對到達現場的時間有嚴格規定,雖然玉樹結古鎮很特殊,大地震之後當地出現場查勘的條件非常艱難,公司已按特殊情況作了例外處理,但他自己每次都盡力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赴現場。
誠如更尕所言,結古鎮是大地震中的重災區,目前鎮內外的路面交通情況很差,超過一半以上的路面都是“原始路”,沙石滿地,塵土飛揚,真正的柏油路面總共不到三分之一,開車在上面走異常坎坷。當地人居住的大都是簡易棚,百貨店、清真餐廳、賓館也都開在路邊簡易棚裡,時不時會停電,缺少洗澡設施,再加上屬於高原地區,風雨無常,氣候惡劣,能正常居住都很不容易,更尕卻能在這樣的條件下堅持全天候24小時、一年365天查勘。
經過30多分鐘的“咣當”(正常路面行駛是15分鐘的路程),我們終於到達了瓊龍路北高速事故段。雖然說是高速,但路面同樣是泥沙混合,現場很暗,根本看不清狀況。我們將兩輛車的前大燈對角打開,各種電棒、手機齊上陣,才勉強看清現場。好在是單方責任,且撞得不嚴重,沒有出現人傷,定損理賠比較簡單。
對方車上是幾名西北彪形大漢,車主叫馬玉祥。左前車頭撞上木垛不深,保險槓和車燈有損壞。
更尕熟練地拍下車架號、銘牌,查驗核實了保單、行駛本、駕駛本、身份證之後,與馬玉祥商量,車是國產車,走保險修理主要就是保險槓和左大燈,配件的具體賠付金額已傳給保險公司後台按標准定價,最遲第二天中午會將賠付金打入車主指定的銀行賬戶。
驅車回程,更尕看記者有些高原反應,就遞過來一瓶“紅景天”,並和記者聊起了天:“我們做這個真的很辛苦,但讓我們欣慰的是,今年3、4兩個月在玉樹我們車險做了253萬,是當地保險公司裡的第一。車險保費上得很快,原因之一是災後援建的外地車輛來得很多。另外我們理賠做得好,得到了投保者的認可。”
更尕告訴記者,有一天夜裡兩點多,他回程路上困得不行,“迷瞪”了一下,睜眼發現車已經到了山路邊緣,差那麼一點點就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