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單霁翔吁制定《故宮保護條例》已啟動監測工作

單霁翔吁制定《故宮保護條例》已啟動監測工作

日期:2016/12/13 22:25:36      編輯:古建築紀錄

    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張中江) 故宮博物院新任院長、全國政協委員單霁翔日前表示,為此次“兩會”准備了13個提案。他建議制定《故宮保護條例》,通過專項立法,對故宮文物保護、古建維護、觀眾安全等方面進行合理調控,並協調故宮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堅持整體保護、原狀保護、科學規劃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保護主體和責任主體,構築對於故宮進行分層次、分區域科學管理的法律防護網。

  身為故宮新任院長,全國政協委員單霁翔在今年的“兩會”上備受關注,成為媒體記者“堵截”的對象之一。人們普遍關心,這位新院長在會上將提出怎樣的提案,對故宮的未來命運又會有怎樣的影響。

  日前,單霁翔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以書面形式介紹了自己提案的內容。

  單霁翔透露,他這次上會准備了13個提案,其中有3個是直接與故宮有關的,其余的間接和故宮有關。這3個直接相關的提案分別是:建議制定《故宮保護條例》、《關於正確應對故宮博物院觀眾數量持續增長的提案》和《關於支持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的提案》。

  單霁翔建議制定《故宮保護條例》。他認為,目前在法律層面上,對於故宮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與故宮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承擔的歷史使命並不匹配。通過專項立法,對故宮文物保護、古建維護、觀眾安全等方面進行合理調控,並協調故宮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堅持整體保護、原狀保護、科學規劃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保護主體和責任主體,構築對於故宮進行分層次、分區域科學管理的法律防護網。故宮全年對游客開放,每年到故宮參觀的游客已達1400萬人次以上,這使故宮在文物保護、古建維護、游客安全等方面面臨空前的巨大壓力,交通、安全等協調難度加大,有必要通過專項立法進行合理的調控。由於故宮地處北京市中心,對於故宮的整體保護不僅僅局限於紫禁城,還應該包括御史衙門、大高玄殿、端門等地點,以及太廟、社稷壇、景山等周邊區域。近年來故宮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受到了持續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害,對故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保護造成了諸多困擾,客觀上需要在法律層面尋求救濟途徑。

  單霁翔還表示,目前,按照國家文物局關於世界文化遺產開展監測工作的要求,故宮已經啟動了遺產監測工作。監測內容包括文物建築、室外陳設、植物動物、環境質量、游客動態、安全防范、基礎設施、館藏文物、非古建築、監測保障等10個方面內容。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必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靠自身力量難以實現。因此建議國家文物局重點支持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在故宮博物院設立國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國家重點科研基地。

  他認為,故宮博物院面臨著保護和利用的雙重壓力,不但要提高文物保護的水平,同時還要做好對廣大觀眾需求的監測和調查,提高各方面的服務質量。故宮觀眾數量的無限制增加,無論對於文化遺產保護,還是對於保障廣大觀眾的文化權益,都是不明智的,應該通過科學監測,研究行之有效的調控辦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