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投入2.8億元保護千年古鎮
日期:2016/12/13 20:12:37   編輯:古建築紀錄長沙12月18日訊(通訊員 向民貴 記者 張湘河)古老的街道、斑駁的高牆、幽深的大院……泸溪縣浦市鎮的一磚一瓦,都在訴說著古鎮的千年歷史。該縣對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實施民族特色建築民居保護工程。到12月初,古鎮太平街臨街面木屋保護修繕和立面商鋪改造修繕已全面開工,並已完成項目建設投資400余萬元。
浦市地處沅水中游,自明洪武初年起,這裡便成為沅水流域商品、物資集散地和轉運中心,與古城鳳凰、洪江遙相呼應。古鎮歷史文化核心保護區內有3條古商貿街道、6座古戲樓、5公裡長的城牆和12座城門、13省(地)會館、20多座貨運碼頭、45條巷街、數以百計的封火牆“窨子屋”、72座寺廟道觀、90座作坊等建築群,其中吉家院子、李家祠堂等20多個百年歷史的深宅大院還靜靜地伫立在古老的街道旁。同時,它還是名列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譽為“東方戲曲瑰寶”的辰河高腔發源地。在這裡傳承的踏虎鑿花,也被列為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0年,浦市獲批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後,泸溪縣編制完成古鎮保護修繕詳細規劃,啟動了浦市古鎮民居保護工程。
在古鎮民居保護施工現場,縣城建局局長羅雲峰告訴記者,工程計劃投資2.8億元,根據“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按照原風原貌,對古鎮道路、古宅建築、古文化遺址、古商業店鋪、近代革命舊址等進行保護修繕。項目建成後將再現千年古鎮風采,成為湘西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