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的過年風俗
日期:2016/12/16 20:30:2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烏鎮的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過年”,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稱“大年夜”,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新婦盛服向尊長獻鞋履,名“辭歲”,尊長給錢與新婦及孩童,名“壓歲錢”。當晚並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動。初一晨起,開門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
宗,再拜高堂,長幼循拜,然後會親朋 、賀新歲,統稱“拜年”。近代已逐漸簡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會客,出門走“ 喜神方”,初二起親友互訪,至元宵乃罷。
烏鎮的元宵有元宵走橋的活動,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烏鎮人有走橋的習俗,入夜三五結伴出游,途中至少要走十座橋,路線不可重復,此俗源於舊時普遍流行的一種以婦女為主體的避災禳解活動,稱“走十橋”或“去百病”。當時婦女們梳妝後各帶一只平時煎藥的瓦罐結隊而行,過橋時將瓦罐丟入河中,認為這樣可保 在新的一年裡無病無災。至近代,丟藥罐的舉動消失了,演化為一種單純的節日游樂和祈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