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蘇州可園

蘇州可園

日期:2016/12/14 19:13:42      編輯:古建園林

    可園又名“近山林”、“樂園”,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48號),與滄浪亭僅一巷之隔。園門朝南,與滄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可園現存面積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築疏朗,檻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曠。數十年來曾幾度維修。

    雖然現存園林面積很小,僅四畝半許,但其園址卻歷史久遠,早在五代末年,此處是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別墅一隅,後漸廢。北宋時系滄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時韓世忠居滄浪亭時,辟其址為宅院,增修擴建,成為“韓園”宅邸。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撫沈德潛在此重築園林,名為“近山林”。再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又名“樂園”。樂園建成後,其東面為正誼書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實為一體。沈德潛曾讀書於此。有人曾誤以為是“行樂”之樂,乾隆間大吏說是“行樂不可訓也”。

    道光七年(1827年),布政使、江蘇巡撫梁章钜重加修葺,劃歸正誼書院,成為書院園林,易名為“可園”。當時占地20余畝,有挹清堂、坐春舻、濯纓處等景點。泾縣朱珔來主正誼書院講席,他在《可園記》寫道:“園之堂,深廣可容,堂前池水,清法可絕故顏,堂曰艷清。池畝許,蓄倏魚可觀,兼可種荷,緣崖磊石可憩.左平台臨池可釣,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舫,可風,可觀月,四周廊龐可步,出廊數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灌纓處,舊園外隔溪即滄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灌纓也。”由此可見,園址與滄浪亭同源,園名也與滄浪亭同源,取自《孟子》“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纓”之句。

     鹹豐、同治年間,可園受到兵火破壞。光緒十四年(1888年),江蘇布政使黃彭年重修,成立“學古堂”,建“博約樓”,藏書八萬卷。園中增植梅樹逾百。 “鐵骨紅”古梅有“江南第一枝”之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