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故宮三大殿之首——太和殿

故宮三大殿之首——太和殿

日期:2016/12/14 13:31:29      編輯:古建園林

故宮全景

故宮全景

故宮古城牆

故宮古城牆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她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裡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推薦閱讀:

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五爪雲龍紋高足杯(元)

耀州窯青釉浮雕纏枝花卉紋爐(元)

法門寺珍寶赴台展出

美尼亞關閉發現最古老皮鞋的古洞穴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銮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著雕龍石柱。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築。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背後是高雅的屏風,還有瀝粉金漆的龍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該殿是一座單檐攢尖頂的方形殿。每邊21米,各三間,走廊列柱20根,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的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

    保和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間,把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至這裡舉行。保和殿東西兩側的庑房現改為歷代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約六千年的中華藝術瑰寶。

    乾清宮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殿中設寶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日處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後搬出。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在此舉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後棂柩停在此殿。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後,是明清時為皇後舉辦壽慶的地方。殿內存玉玺25塊;西側陳設乾隆年間造的自鳴鐘;東側為銅壺滴漏,清世祖順治禁止內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也立於此殿。

    坤寧宮

    坤寧宮在明朝時是皇後的寢宮,又叫中宮,順治年間仿照沈陽清寧宮重建,同時將西暖閣改為祭神的場所,經常在此舉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東暖閣則作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都在此舉行過大婚。

    御花園

    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今俗稱御花園,占地一萬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築二十余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後在此登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