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夏爾巴 中國邊境的世外桃源

夏爾巴 中國邊境的世外桃源

日期:2016/12/14 17:55:46      編輯:古建園林

陳塘鎮原鎮長拉傑的妻子,佩戴著結婚時貴重的配飾。有印度銀幣、寶石等裝飾

課題組成員馬升林(左)與陳塘鎮鎮長喜飲雞爪谷酒

淳樸可愛的夏爾巴小孩

課題組在考察途中

    在西藏和尼泊爾、錫金等國交界處,有一個族群,他們被稱為夏爾巴,“夏爾巴”,系藏文sar-pa一詞的音譯,意為“東方人”。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起,他們不斷引起國內學者的研究興趣。

    到上世紀80年代,國內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使其與寧夏發生了聯系:業界認為夏爾巴和曾經在寧夏建立西夏王朝的黨項人可能存在著親緣關系。2006年以來,學術界和一些媒體上出現了夏爾巴是西夏王朝後裔的猜想。客觀上,這些觀點使得夏爾巴問題特別是其族源問題成了寧夏歷史學、西夏學界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在銀川市委領導的關懷下,銀川市西夏陵區管理處主任徐堅的直接領導下,由西夏陵區管理處副主任、西夏博物館館長馬升林,西夏陵區管理處保衛科科長馬耀平,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教授楊滿忠,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楊浣等4人組成的課題組,於7月16日至8月15日對生活在中國境內的夏爾巴進行了田野調查。這次調查以西藏日喀則地區定結縣陳塘鎮、聶拉木縣樟木鎮為重點,覆蓋了甘肅南部、青海西寧、四川甘孜等相關地區。這也是寧夏西夏學專家第一次組成團隊對夏爾巴進行考察。

    這次考察,他們有何新發現?我國境內的夏爾巴真是西夏王朝流亡者的後裔?本報為讀者詳細解讀。

    困難重重的田野調查

    課題組面臨很多困難,行路難是最大的障礙。

    進村的大部分路段都需負重步行,在20多天的實地走訪中,每個人體重差不多平均銳減了5公斤。課題組成員每天行程的一多半時間都消耗在蜿蜒曲折、險象環生的道路上——有的根本不能稱之為道路。比如日喀則地區定結縣陳塘鎮,那裡根本不通公路,課題組成員完全是負重步行近5個小時才抵達高山峻嶺之上的夏爾巴村寨。

    樟木鎮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境內,地處中尼邊境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溝谷坡地上,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從聶拉木縣城到樟木鎮要翻30多公裡的山谷,藏人習慣把山谷稱作溝,公路就修在溝邊,像掛在峭壁上,許多路段一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一邊是望不到頂的峭壁。更令人提心吊膽的是,在不少峭壁上,常常半吊著巨石。

    吃飯也是一個問題。對於習慣了魚米之香的人們來說,西藏高原的飲食顯得生硬不少。並且,課題組成員多為回族,疲憊饑渴之後無處尋找一頓可口的清真餐飲。大多數時間,泡面成了主食。西藏是高原氣候,晝夜溫差很大,有時不得不靠電褥子取暖。

    但是每到一處美景,都會令疲憊驅散些。藍天、白雲、雪山、峽谷、森林,這些代表西藏的自然風光,在樟木鎮格外靓麗。樟木溝環境優美、空氣潔淨、民風淳樸。山上有許多古樹,虬枝盤旋、古樸典雅。遠遠看去,山上掛著許多瀑布,輕輕地從高處滑落,猶如一條條潔白的哈達,在迎接遠方的客人。

    課題組在全面熟悉鎮情、村情的基礎上,入戶進行口頭詢問式調查。他們預設的基本問題有夏爾巴的來源、夏爾巴的信仰、夏爾巴的婚葬、夏爾巴和藏族的關系、夏爾巴語基本詞匯等。調查結果顯示,夏爾巴對於自己族群的族別身份存在著明顯的分歧,但是對於自己族群的原居地有著共同的觀點。這就是康巴木雅。

推薦閱讀:

保護古村落延續水鄉原生態文脈

長沙市博物館完成提質改造

位於花都區的八角古廟當選省三大新發現之一

藝術家畫筆為古村落復興探路


    夏爾巴獨特的雞爪谷酒

    由於地理閉塞、交通不便,陳塘夏爾巴保留了一些獨特的經濟、宗教和習俗文化。

    雞爪谷文化就是其一。雞爪谷又叫龍爪稷,它還有很多別名:龍爪粟、鴨足稗、非洲黍,是一種熱帶耐旱谷類作物。雞爪谷起源於非洲,有很長的栽培歷史。在西藏,雞爪谷多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暖濕地帶,包括墨脫、察隅、錯那、波密、吉隆、林芝、定結、聶拉木等縣。

    陳塘鎮地處喜馬拉雅山主脊南翼峽谷,平均海拔2500米,是印度洋暖濕氣流北上高原的重要通道。典型的亞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為雞爪谷的種植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很早以前,雞爪谷就是夏爾巴的主食了,將雞爪谷脫粒、曬干、磨成細粉,放入燒開的水中稍煮一下,然後反復攪拌成面團,煮熟後即可食用。

    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大米成為夏爾巴的主要食物,而雞爪谷主要用於釀酒。釀酒的程序是,先將脫了粒的雞爪谷上鍋蒸熟,倒在竹席上晾干,加入適量自制的酒曲拌勻,然後把加了酒曲的雞爪谷入袋,用棉被包上增加溫度,一兩天之後,將雞爪谷裝壇(桶)發酵,放置幾天,雞爪谷酒就釀成了。存放時間越長,酒越醇香。

    雞爪谷酒的喝法較為特別,就是將釀好的雞爪谷酒盛入竹、木或塑料的酒桶中,加入開水,然後插上竹管吸食。陳塘鎮的夏爾巴希望一桶雞爪谷酒能多人同時吸食,因為那象征著同甘共苦。

    據醫書所載,雞爪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主治腸胃疾病。此外,據說夏爾巴婦女生小孩奶水不足的時候,喝雞爪谷酒,奶水就增加了;人們在外勞動感到疲憊,回家喝一桶雞爪谷酒,全身就感覺舒服多了。這可能也是夏爾巴喜歡喝雞爪谷酒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夏爾巴古老的苯教文化

    以往的研究大多認為夏爾巴主要信仰藏傳佛教,但是課題組在陳塘鎮發現,那裡的夏爾巴卻主要信仰古老的苯教。

    佛教傳入西藏之前,苯教是流行於西藏的巫教。其崇拜的對象包括天地日月、雷電冰雹、山石草獸等各種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靈和鬼魂。佛教傳入西藏後,苯教曾與佛教有過激烈的沖突。10世紀以後,佛教固定為西藏的官方宗教,並日漸成為大部分民眾的信仰。在這種形勢下,苯教勢力被迫向西藏政治和經濟的偏遠地帶發展。想必陳塘夏爾巴的苯教就是上述宗教對抗的歷史遺產。

    課題組以視頻方式記錄了一次夏爾巴人苯教作法除病的過程。在一頂屋外搭起的帳篷內,臨時客串苯教法師的夏爾巴長老們,有的手持類似佛教儀式常見的法器和皮紙做的單面大鼓,有的用青稞面和雞爪谷混合而成的面團塑造出許多大大小小的神像,有的殺雞宰羊,把這些動物的所有器官吊掛在神像的面前,之後他們輪流打開羊皮制成的老舊經書,一邊津津有味地吸食雞爪谷酒,一邊如醉如癡地誦讀經文。這樣的誦經活動可以從正午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晌午。

    課題組介紹,從這些文化現象和夏爾巴所處的交通位置來看,夏爾巴文化應該是歷史上茶馬古道上的周邊民族文化、地域經濟文化、傳統宗教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除了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現在夏爾巴並非過著真正與世隔絕的日子。他們也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日益活泛起來。那裡也有歌舞廳,一個小小的歌舞廳,會從深夜搖滾到凌晨。“不論他們與某個時期的寧夏是否有關,我們所獲得的文獻、文物、視頻和音頻資料無疑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和社會變遷的快速發展中,那種原始、純樸的文化正面臨著衰亡的風險。和30年前我國民族學界的積累一樣,這些調查成果將會起到保存民族文化脈絡、研究民族社會演變、傳承民族精神的作用。”楊滿忠說。

推薦閱讀:

保護古村落延續水鄉原生態文脈

長沙市博物館完成提質改造

位於花都區的八角古廟當選省三大新發現之一

藝術家畫筆為古村落復興探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