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梅州古村落

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梅州古村落

日期:2016/12/14 17:54:01      編輯:古建園林

梅縣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橋溪村民居

梅縣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橋溪村民居

橋溪村

橋溪村

橋溪村

橋溪村

    "藏在深閨人未識"--來自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專家們走進梅州古村落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歎。乘著全國古村落經驗交流會及第二屆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研討會20日在梅州舉行,慕名而來的專家,游客們走進了不曾相識的"茶山村",體驗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僑鄉村"。

    民間守護

    從梅州市區驅車向西三十公裡,走進層巒聳翠環抱中的茶山村,你一定誤以為"穿越"了:這是電影的布景還是回到了明清時代?

    一座不到2000人的小村莊,完整地保留了34座"百歲"以上的古民居,古色古香,栉風沐雨百年而不倒。

    這是廣東省目前唯一的一座"國家級"古村落。

    紹德堂,有500多年歷史,300多年歷史的有萼輝樓、創毅公祠、伯榮樓,還有200年以上歷史的暢雲樓、德崇樓、司馬第、培元樓、承慶樓……65歲的黃達明對村裡的古名居如數家珍。

    如果說麗江古城、江西婺源、周莊是"保護性開發"的典型,那麼茶山村就是"民間守護"的典范。

    記者注意到,與這些成分旅游開發的古村落不同,茶山村的古民居無一例外地都有村民居住。

    黃達明告訴記者,客家人一向注重傳統,就是"賣了自己也不能丟了祖屋",到今天,盡管村裡許多人已經發財致富,完全有實力蓋起樓房,但他們也一直住著傳承了數百年的祖屋。

    "有人氣就不會破壞,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生態。"中國民協副主席曹保明說。

    五年前,黃達明完全停掉了手上的工作,開始向慕名前來的游客、學者、官員們"賣力推介"這些"散落民間的瑰寶",專職當起了古村落的"宣傳大使"。

    他希望越來越多的關注古村落、古民居的保護。

    政府托管

    在離梅州市區更近一些的僑鄉村,1.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錯落著98座圍龍屋、橫堂式、"九廳十八井"、槓式等古建築群。

    在占地面積逾1萬平方米的南華又廬,如今僅住著潘孟昌老人一家。始建於1904年的古屋,當年住著潘孟昌祖父和他的八個叔伯一大家子幾十口人。

    在今天看來,這座古屋好比一個大會議中心兩邊還有8座聯排別墅。潘孟昌一家如今僅住著一側的廂房,其余的房間都空置著。

    沒有人住,就容易損毀,這是村民都知曉的保護知識。

    僑鄉村所在的南口鎮副鎮長黃文輝說,為了保護這座古民居,鎮裡把房子租來然後實施維護工程。為此,鎮裡向潘孟昌一共支付了15萬元的租金。

    曹保明告訴記者,這是完全不同於其他地方通過旅游開發的保護模式,政府托管,既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古民居,也最大可能地顧及了屋主的利益。

    村裡為了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古村落,認識古村落,村民紛紛種起了油菜花。每年春節前後一個月裡,放眼望去,滿眼金黃。

    黃文輝說,盡然沒有過分開發宣傳,但總有各地的人慕名而來,村民地裡的蔬菜、瓜果成為都市人的"最愛",白蘿卜也能賣去了七八元一斤的好價錢。

    記者注意到,村裡的故房子古屋還是保留著歲月的痕跡,也沒用被用作餐館旅社,民居還是民居,農家樂飯店都建在村口外面的國道沿線。

    "我們就是想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態,等規劃好了,再考慮下一步開發吧。"黃文輝說。

    "保"字當頭科學規劃從容開發

    實際上,在世界客都,如今被發現了20多座古村落,它們既不同於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徽派古村落,也異於青磚灰瓦、深宅大院的贛式古村落,它們大多依山旁水、俨如世外桃源。

    面對如此令人羨慕的旅游資源,梅州市抑制了"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的沖動,堅持"保"字當頭,科學規劃,從容開發。

    作為文化旅游特色區的又一張的美麗"名片",梅州市正在進行古村落保護規劃的編制。

    許多案例告訴我們,一些民間藝術瑰寶因為沒有預先做好科學規劃,沒有做好開發與保護的協調,結果是短暫地帶來了經濟效益,可對民間藝術的破壞也是毀滅性的。

    "正如今天說,後發地區不發展也是發展一樣,我們也可以說,古村落沒有開發也是開發,因為到了今天它才更加物以稀為貴。"

    近年來,隨著都市生活的節奏越來越來,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人們開始向往古村落式的田園生活,鄉村生態游和文化游也隨之成為都市人的新寵。

    "休閒到梅州,享受慢生活"。

    這些散布在梅州這片千年客家土地上的古村落,雖已顯古樸,但它恆久未變的鄉土魅力,始終沒有改變有識之士對她的探索和游客對她的熱烈追求。

    "客都有村數百年,藏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成就特色牌。"古村落古民居科學保護、從容開發正當其時。

推薦閱讀:

屏南雙溪古民居瀕臨消逝的文化遺產

福建武夷古村小鎮

雲南麗江束河古鎮

徐聞三百多年的明清商厝豪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