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亭院樓閣古建盡顯晉商文化

亭院樓閣古建盡顯晉商文化

日期:2016/12/14 13:31:33      編輯:古建園林

    榆次是山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太原的南大門,素有並南重鎮之稱。早在戰國時期,史書就有了榆次城郭的記載。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築起來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修復後的榆次老城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古建築和園林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老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南北大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大乘寺、東西花園、遺址花園、褚趺書院、桑芸故居等眾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千年老城在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中,記載著無數個守土衛鄉的忠臣英烈的豪傑壯舉,也演繹出了許多民間傳說、故事。


    榆次老城的建築以清代、民國時期建造的居多,而一些建築修建的年代更為久遠。如文廟中的棂屋門修築於明代。而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古建築中,可以大致領略到中國古建築由粗簡到繁細,由保守到開放兩條線索交織發展的脈絡。榆次老城宋、元歷史時期的建築格調是粗犷而質樸的,明代的建築風格則相當成熟,樸實中洋溢著高雅的美。清虛閣和玄鑒樓是這一歷史時期的代表作。玄鑒樓被世界文化遺址基金會公布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100處建築之一。它集宋、元、明、清、民國各期的建築風格於一體,在晉商文化土壤的孕育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群。榆次老城的古建築,沿革有序,風格多樣、用材考究、做工精細,粗犷而不失細膩,工細而少近奢侈,歷久彌新,向世人展示了歷史積澱的厚重美。



    榆次老城中的園林布局緊湊有序,手法靈活多變,亭、台、樓、閣、廊、軒、榭點綴其間,將北方建築的大氣與江南水鄉的靈韻巧妙地融為一體,體現出了老城園林豪放與秀美的風韻。其古建築中的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多以民間歷史故事喜慶吉祥的圖案為表現內容,其娴熟的工藝著力表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雅的藝術品位。

    榆次古為京省和京陝交通要沖,境內有兩處古驿站。早在唐宋時期就是有名的繁華富庶之地,有相當規模的商業街市,到了明清時期更是相當繁榮。街市中有店、鋪、館、行等商貿建置,貿易商品品種繁多,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那種市井生活的溫暖與適意,仍浸染著每個人的身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