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公園
日期:2016/12/14 11:01:55   編輯:古建園林
定鼎門
定鼎門門址
東墩台東壁和南壁包磚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國務院1988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址范圍47平方公裡,是我國7-10世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副中心,是連接大運河南北地區經濟交往的樞紐城市。2006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展示的首批36處重點大遺址項目。2009年,列入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定鼎門遺址位於隋唐洛陽城遺址南區,南對伊阙(龍門山),北倚邙山,是中國隋唐時期(公元 7-10 世紀)東都洛陽城的城門和街區遺址。遺產區面積 100.29 公頃,主要遺存包括定鼎門門址、城牆遺址、天街遺址、裡坊遺址、水系遺址等。該遺址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方起點城市洛陽城的代表性遺存,見證了東方農耕文明發展鼎盛時期帝國的文明水平,展現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禮制特征及其影響力,並與絲綢之路上繁盛的商貿往來具有密切關聯,是絲綢之路東方起點都城洛陽城的主入口及街區遺址。2006 年定鼎門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4年定鼎門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遺產區內所有遺存除定鼎門門址經考古發掘揭露外,大部分保存於地下。2009年啟動定鼎門門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采取了覆罩保護並展示的人工干預措施,其保護建築采用帶有復原設計意向的仿古建築形象。根據《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管理規劃》要求,2012年成立定鼎門遺址博物館作為現場管理機構,主要負責定鼎門遺址片區的保護、研究和現場管理工作。2015年定鼎門遺址片區“一門一街兩坊”(即定鼎門門址、城牆遺址、天街遺址、明教坊遺址、寧人坊遺址等)項目已獲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目前並已著手啟動寧人防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的設計招標工作。
根據《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定鼎門遺址區)概念性規劃與重點區域景觀設計方案》,公園建設將以定鼎門門址、城牆遺址、天街遺址、明教坊遺址、寧人坊遺址等等主要遺址的保護展示為重點,以“帝都洛陽的盛世記憶、綠色海洋中的慢生活空間”為主題,通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建設、博物館建設、服務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等項目,綜合運用展示、演示、解說、宣傳等方式,結合文化旅游策劃,多手段、全方位诠釋定鼎門遺址歷史文化價值,促進遺產價值的傳播,建成集遺址保護研究、文化教育、公眾游憩休閒等為一體的示范性國家級文化空間。
(來源:河南文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