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佳亭實賞

佳亭實賞

日期:2016/12/14 19:13:07      編輯:古建園林

園林中亭的式樣多姿多彩,名園名亭,相得益彰。按平面形狀分,常見的有三角亭、方亭、矩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圓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按屋頂形式分,有單檐亭、重檐亭、攢尖亭、蓋頂亭、歇山亭,凡此等等,洋洋大觀。

現擇要介紹幾座園亭,以飨讀者:

怡園面壁亭:面壁亭位於怡園西南部,東有曲廊通至梧香飄溢的“碧梧棲鳳”,西行可抵“畫舫齋”。亭前一灣綠水,以石梁和大塊水面分割。隔池怪石嶙峋,構成一個靜谧安逸的景觀空間。亭名“面壁”寓意面壁靜坐,摒棄世俗之意。表示處世超然曠達,精神寧靜恬淡。亭為四方形,四角攢尖,下設磚細坐欄,亭前有石案一架。面對的假山危崖成峽,絕壁峭峻,葛籐垂蔓。亭角飛檐戗角出挑較長,在周圍的山石群中形成輕靈的動感,亭後壁置一大鏡,面壁對鏡,峰巅“螺髻亭”正入鏡中,虛實對比,為古典園林借景又一成功的范例。

藝圃乳魚亭:乳魚亭是蘇州園林中的明式遺構,位於藝圃東南角,略突出在水中,呈四方形,四周設吳王靠。與一般亭相比,坡頂比較平緩。乳魚亭的木構部分相當奇特,亭中有八柱十二斗拱,在轉角斗拱間,又置有四十五度角的月梁,天花板又以四個散斗承托,這種構造在其他亭子中很少見。尤其珍貴的是,在斗拱、月梁、枋和天花板上,都有造型獨到的草龍圖案,更為別處所罕見。亭名“乳魚”、“乳”也有小的意思,說明在亭中憑欄觀魚的樂趣。魚兒在近岸處清澈的水中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此景此情,讓人清靜澄懷,塵事皆忘。

耦園吾愛亭:吾愛亭在耦園東部,受月池東南岸邊。當初沈秉成夫婦造園隱居,在景點建造上處處蘊涵人間連理情意長的意境。吾愛亭外觀為矩形封閉式亭,一邊臨廊,一邊臨水,與池中曲相連,亭內雕花木漏窗裝修精美,刻有梅、蘭竹等圖案,木扇門的裙板飾有如意、花瓶和花卉浮雕。亭建造在池邊的假山石上,位置高敞,視野寬廣,北眺雙照樓,南望聽橹樓,俯瞰可掬月,遠顧枕波軒,景色秀麗而自然。吾愛亭以愛情為主題造景組景,在蘇州園林中獨樹一幟,給人以無盡的感受。

獅子林扇亭:園林角隅處理,是造園家藝術造詣水平的體現。獅子林扇亭,位於園中西南角拐彎處,這裡牆面平直高森,又是九十度死角,極難處理。造園家巧妙利用了走廊彎曲的動勢,因地制宜建成弧形扇亭,讓出牆角十數平方米之地,壘以湖石花壇立峰,點種芭蕉修竹,通過窗、門,構成畫面,顯得空靈活潑。亭項呈圓形,面向東北,設坐欄吳王靠,憑欄眺望,滿園秀色盡入眼中。更絕的是,每到三伏天黃昏以後,因為長廊和圍牆回風的緣故,扇亭會刮起涼爽的大風,其亭名與亭景絲絲入扣。若登亭撫琴,蕉聲和曲,不啻天上人間。有此一亭,園中就猶如下圍棋中的做“眼”,滿盤皆活,可稱造園佳作。

滄浪亭:滄浪亭是著名的古亭,以亭名作園名的並不多見。它踞於園內土山之巅,聳然秀出於佳木之中。最初的滄浪亭是宋代蘇舜欽臨水而築。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巡撫宋荦修葺時移建山上。亭為四方形,頂部以下為石構件,檐口琵琶形都拱,石刻的四枋上有仙童、鳥獸及花樹圖案。歇山卷棚頂,飛檐翼角上塑有松鼠、蝙蝠、蟠桃、葡萄等裝飾,結構古雅,與整個山野氣氛極為協調。亭的四周有石雕欄桿,既遮擋了亭腳,又使亭蓋在視覺上不顯得贅重,整體風格古樸大方沉穩。亭柱上镌刻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是清代文學家梁章钜從蘇舜欽和歐陽修詩文中集句而成。在園北隔水遠望,亭檐飛出於復廊廊脊之上,高遠突兀,山居崖棲、高逸遁世的意境油然而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