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麗水青田伯溫古村

麗水青田伯溫古村

日期:2016/12/14 17:52:04      編輯:古建園林

    走讀麗水,讀懂家鄉,建設“美麗麗水”。2013年《瓯江報道》大型主題報道《記者基層行》——走讀麗水•尋找最美。從今天開始播出。我們《瓯江報道》8個攝制組將瞄准麗水30多個鄉鎮、社區,向大家展現一部“記錄式的鄉土新聞”。今天的《記者基層行》——走讀麗水•尋找最美第一站,首先帶你去青田洞背村領略一番。

    我現在是在石門洞的入口,大家對這裡都有些熟悉,那山頂的洞背村呢,今天我們的記者走基層就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

    經過不到十分鐘的蜿蜒車程,我們來到了洞背村也就是伯溫古村的入口,看到這裡的情境,讓我們不禁遙想到劉伯溫的詩句:春滿郊原樂意融,野花庭草競纖秾。

    青田石門洞旅游開發公司辦公室主任王仲平(王主任,這個村子給我的印象是它特別古樸,這裡住的人也挺多的,電線倒是沒有看到,那路燈和家庭用電是怎麼解決的呢?)這個路燈,家庭的電線,包括電話線,電燈線,還有家庭用電(電線)還有網絡線、電視線我們都,我們景區為了引導老百姓,改變農村面貌,就把它全部把線從地下過。讓大家看上去很清爽。

    村邊綠樹和,青山郭外斜。我作為北方人,很喜歡這種江南特有的青瓦白房建築,這裡的建築猶如江南小築,沿襲了清明時代的建築風格,又結合了現代工藝。

    洞背村又名伯溫古村,因為身處石門洞飛瀑景區的背部而得名。相傳,這裡曾是劉伯溫在石門書院求學時探古訪幽的地方,因而重建的洞背村除了山水美景外,還融入了許多劉基文化的元素。一個山、水、村落融為一體的景象顯現在眾人眼前。

    青田石門洞旅游開發公司辦公室主任王仲平建築按照明清的風格,劉基的思想,同時原來房子在什麼地方,現在還在什麼地方,就是原拆原建。浙南的民間特色結合了一點。

    從2010年起,洞背村經歷14個月的改造,從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房屋危舊的一個落後小山村,搖身一變成了“硬件一流、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的世外桃源。這裡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民風淳樸,在保留原本古建築風格的基礎上,用青瓦白牆打造懷古式的“民國一條街”,特色更加明顯。

    青田縣洞背村黨支部書記周國雄以前我們的道路都是一條小路,兩米來寬,以前的這些房子都是老房子,經過我們縣委縣政府扶持下,舊村改造,整個統一規劃一條龍,把我們整個道路等都是政府統一治理,按照我們村民以前那個老房子住習慣了,不知道現在的面貌,還要我們村干部做思想工作....後來我自己家裡先做起來,作為樣板房,人家一看還行,這個房子還好看,後來整個村大家都啟動起來了。一下子變化就是翻天覆地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洞背村向我們展示了艷陽下的瑰麗,下午又在雨中彈奏了江南小調,洞背村,好一個風情古村落。

    (記者感悟: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青磚白牆。世外桃源般的青田洞背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裡,您會忘記城市的喧囂,生活的煩惱,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所向往的養生福地、美麗鄉村嗎?)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村落——包頭美岱召

江西贛縣白鹭古村

杭州新葉古村 農耕山居800年

慈溪河頭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