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歧亭
日期:2016/12/14 17:39:22   編輯:古建園林 一條被踩踏得光溜溜的明清時期的石板官道,兩側林立著古意盎然的木板門商鋪,一棟棟飛檐翹角的青磚屋掩映在郁郁蒼蒼的古樹當中……這就是坐落在大別山南麓的湖北省麻城市的古鎮歧亭。古鎮明代築城,街道呈十字形,城兩邊有護城河,東南西北都有城門,並建有鐘鼓樓。當地老年人說,古鎮的大部分建築當年毀於日本人之手。只有眼前城外的兩條護城河依然自西向東流,似乎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歧亭古鎮居民多有信仰,或佛教或道教。古代歧亭有四十八寺之說,現存道觀一個,寺廟三個。位於府門街街口殘存的老官府衙門的照壁前,有一口古井,古鎮居民為它掛上了紅布條,每天都有人來燒香拜敬。至今,每天還有在井旁汲水捶衣和洗菜的居民。
古鎮人文底蘊深刻。盛唐以後,歧亭進入了她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先後有杜牧、陳季常、蘇轼、謝無逸等社會名流和張憨子、開山道人、桃黃道人等來歧亭逗留或隱居,是歷代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向往的精神家園。公元1080年正月,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赴任的路上,意外遇見隱居在歧亭杏花村的老朋友陳季常。這次偶遇,被後人稱為“季常白馬青蓋迎東坡”,並留下了“河東獅吼”的典故。數百年來,歧亭人為了紀念蘇東坡,凡與之有關的人和事都留下了美好的傳說。凡是蘇東坡情有獨鐘的地方,更是以東坡命名,於是便有了至今仍在的東坡街、東坡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一代廉吏於成龍因公遷黃州府同知,鎮守歧亭,更是成為反腐倡廉的經典。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裡挺進大別山,在歧亭西北面的九螺山,與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了三天三夜。
如今的古鎮,不僅集市的中心客棧酒樓林立,在通往杏花村的大道兩邊,也有很多的客棧酒肆及釀酒作坊,“三裡桃花店,五裡杏花村。店裡有美酒,村裡有美人”。每到傍晚時分,人們便不約而同地來到東坡廣場,或載歌載舞,或漫步廣場的小橋流水,遠遠注視東坡雕像,這山水、這意境妙不可言,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