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山莊建於1871年,然而就像很多私人古宅般,因為難於保養,在上世紀90年代曾賣給地產商,並一度面臨被拆卸的命運,幸得一眾文史學家極力保護,古宅最終收歸政府旗下並列作古跡,再花約7年時間全面翻修,今年4月工程完成,這座百年將軍府的風采得以重現。
摘星山莊現在免費開放給游人進內參觀,若想聽精采故事,最好選在星期日來訪。古宅原為兩進四合院式設計,占地約8萬多平方英尺,本建有40多個房間,雖然部分已被拆掉,卻無礙其華麗氣派!身為將軍的屋主性格豪邁,當年為打造這座氣派將軍府,特意由內地請來一群手工精湛的工匠,前後花了約8年時間,為大宅裡裡外外作雕欄潤飾,技藝之高超甚至媲美宮廷建築,好像門匾上寫有“文魁”兩字的大門兩邊,便繪滿細膩的交趾陶畫,還有用陶瓷燒制的詩句,以及遍布古宅的磚雕、石雕及木刻等,手工都極精巧,有人便把古宅形容為“無處不雕、無處不書、無處不畫”,可見其欣賞價值是何等厲害!
若細心看,還會發現大宅左右兩邊的雕飾看似相像,手工卻大有不同,原來古時素有“左尊右卑”的觀念,同樣適用於房屋建造,所以大宅兩邊雕塑及木刻,無論在手工或內容上,左面的都比右方優勝。至於陶畫多為彩繪,原來也具實際用途,因為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潮濕悶熱,選用彩繪正可具備保護作用,令房子更耐用。
欣賞精致手工以外,摘星山莊無處不在的防御設施,同樣叫人歎為觀止,這些裝備普通人一般不容易看出。首先是大宅的每道門幾乎都裝上多條厚木橫柵,包括將軍房側的洗手間,以前每天入夜前,這些門窗的橫柵都會被鎖上,以防敵人半夜偷襲。有趣是防守嚴密的同時,大宅卻不忘加建各式逃亡通道,包括在房子內興建連接天台的秘密樓梯,又或增設一層可將梯子收好的閣樓,以防敵人攀上梯子追來,每項設計可謂機關算盡!
事實上,古宅高峰期曾住有逾200人,包括將軍的家人、家臣及士兵等,可算人強馬壯,這些士兵每天還得操練體格,包括雙手平衡上下舉起數十斤重的巨石,這些巨石現時仍放在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