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懸空寺之險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得到,遠遠望去,似乎只有幾根單薄的不棍撐著懸崖峭壁上的重檐高樓,怪不得游歷四方的大詩人李白會為此寫下“壯觀”二字見多識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則稱之為“天下巨觀”,當地民謠則更誇張:“懸空寺,半天喜三根馬尾空中吊”。其實單就“險”字而言,西岳華山上去往長空棧道盡頭賀祖洞的無疑更加奇險,腳踏三塊木板,下臨萬丈深淵,命懸一條鐵鏈,但能在一片陡直的巖上懸掛數十間飛澹翹角的樓宇,這樣的奇觀,卻只有懸空寺才做得到。
在河對岸仰望懸空寺,只覺它緊貼崖壁,內部似乎沒多大空間,走到裡面才發現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如果說大多數寺廟喜歡建平面鋪展的四合院,那麼懸空寺蓄的二是“更上一層樓”的復式結構了,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被巧妙地建造在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關帝殿等等,應有盡有。
懸空寺的精華在於其棧道和北樓,從南樓最高層走上棧道,往下看,河谷深幽,怪石嶙峋;向上望,壁立萬仞,巍然欲傾;左觀殿宇樓閣高低錯落;右睹朱廊丹戶飄然欲仙;此時若有霧氣奔來腳下,絕對有騰雲駕霧,置身天上宮阙之感。這個時候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電視中《笑傲江湖》裡令狐沖和任盈盈在此與魔教大打出手的畫面,武林高手們在這狹窄的空間裡閃轉騰挪,拳來似電,腿去如風,金庸先生把這場惡戰安排在懸空寺,凶險之勢倍增。走過棧道,北樓的最上層是三教殿,供奉著儒、釋、道三位教主,佛祖釋迦牟尼居中,左為老子,右為孔子,三位大宗師共居一室,同受香火,齊受跪拜,呈現出獨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表明了中國宗教融合的歷史淵源。
懸空寺千年懸空之謎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已有近150。年歷史,曾歷經多次地震,尤其是最近4年中,發過兩次六級以上的地震,其中一次甚至讓渾源縣城內三分之一的建築倒塌,懸空寺卻安然無恙。懸空寺的堅固首先應歸功於應用了巧妙的力學原理,雖然看起來它是由十幾根碗口粗的立木支起來的,其實棧道下方的立木可以輕易地被晃動,根本沒有起到支撐作用,真正承托重量的是27根懸臂梁,這些懸臂梁都是以當地的特產鐵衫木制成的,質地堅硬,而且事先用桐油浸泡過,能起到防腐防蟲的作用.最厲害的是這些懸臂梁在釘進崖壁上的石孔時,頂端被打上了楔子,打入洞內,楔子撐開懸臂梁,牢牢卡在石壁上,原理類似於今天的膨脹螺釘,打得越深,固定得越牢密。樓閣下方立木與找道下方的不同,完全不能晃動,其上端支撐著懸臂梁。下端牢牢地壓在巖石上立木和懸梁共同構成了一個有力的支撐體系,保證了樓閣的懸空。
懸空寺的設計與選址是其得以保存完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它背倚翠屏峰的崖壁,所處位置正是石崖向內凹進的地方,石崖的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懸空寺免受雨水沖別和落石襲擊;較高的地理位置規避了洪水泛濫的危險;金龍口的山風吹走了河谷的水汽,保持了干澡的自然環境;四周的山巒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避免暴曬而引起木材風化,不知道當年的工匠是否考慮到了這麼多復雜的因素,不過其位置的確得天獨厚。
旅游Tirps:
到達:
在大同汽車站乘坐開往渾源的班車,每15分鐘一趟,單程約1小時,在大同東關的環島處也有開往渾源的班車。如果買到懸空寺的票,班車司機到達渾源縣城外的環島後,會聯系在此攬客的夏利車送到懸空寺,夏利車找班車司機結賬,乘客不必另外付錢。渾源汽車站外有夏利、小面,等待包車前往懸空寺、恆山等地。
游覽時間:約一小時.
下一站:恆山:在懸空寺停車場可以包車開往恆山停旨嶺停車場,或者在公路上等候中巴,不過班次較少,而且只能到恆山山門。應縣木塔:在渾源汽車站乘坐開往懷仁方向的班車,52公裡路程,單程約1小時。
1、 樓閣高懸於半空之上,通道狹窄,有的地方欄桿高僅及膝,強烈建議有恐高症者只在山下仰觀,切勿身臨其境,以免自己寸步難行又堵住游覽通道。
2、 夏天日照時間僅3小時,從8:00到11:00,追求光影效果者請在早晨游覽懸空寺。
3、 為減輕建築物的負重,管理方限制同時登樓參觀的人數,每次僅放行80人,因此高峰期需要排隊等候,建議早去。
4、 從停車場可拍攝懸空寺正面全景,如果不准備攀登懸空寺,建議在檢票口外遙望,既能領略其奇險氣勢,又省去了昂貴的門票錢。
5、 站在懸空寺山門側下方拍攝,最能體現懸空寺上倚危崖、下臨深淵的險峻和壯觀。
6、 懸空寺南邊緊挨著恆山水庫,去往水庫要先通過恆山隧道,包車司機都知道這條路。可以從水庫大壩頂上走到懸空寺門口,這裡是從側面拍攝懸空寺的好位置。